第591章 督钱司早有谋划,贪鄙者利欲熏心(2 / 4)

与易侍郎是为何?”

尉迟雪艳道:“我们准备用第一预备方案——既然有人暗中收购新钱,那就让他们收。财政部等有司,需配合着尽快向市面发出更多新钱。

以南京城这边的情况为例,那些人目前以至少五文崇祯通宝兑换一文昭武通宝,劣钱更是需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至于拾文大钱,兑换比例还要更高。

这些人用来兑换的多为私钱、劣钱,若按照以往朝廷铸币成本,他们是赚的。可若是按照新的铸币成本,他们其实是在亏本兑换。

既如此,最好让他们想兑多少就兑多少——我督钱司甚至准备派人伪装成商人专门与他们交易。

即便他们本钱再大,也总有兑换不起的一日。

另外,在此过程中,我督钱司还会跟着线索查清蓄意兑换囤积新钱乃至铸造私钱的那些人,寻机将他们法办!”

听了这话,马士英不禁和易应昌对视了眼。

易应昌在财政方面的经验反而更多些,他想了想,道:“你们如此应对,朝廷新钱可足够?”

听此话,尉迟雪艳、余雪彦都不禁露出笑容。

尉迟雪艳道:“易侍郎莫非不知?铸币局下南京铸币厂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如今每日可铸造上千万枚铜钱,每月可铸币数亿枚!

铸币原材料中最大的一类便是铜,然而,那些人兑换出来的崇祯通宝等劣钱,不就是最好的铜料来源吗?”

铸币局是受内阁直辖,而非财政部下辖,所以马士英、易应昌作为财政部主贰高官,还真不清楚铸币局的“印钱”能力有多强。

尉迟雪艳等督钱司要员却是去南京铸币厂实地观摩过的。

那里有很多台大蒸汽机提供动力不说,更有冲压机、磨砂机等超越时代的机械,以流水线方式进行生产。

铸币厂的工人平常是两班制,但若有需求,则可以变成三班制,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地生产出银元、昭武通宝。

尉迟雪艳又道:“何况,我督钱司既然预料到有人兑换、囤积新钱的情况,怎么会不早做应对准备?

因此,上个月底朝廷虽然发出去一亿多昭武通宝,可是实际仍屯留有两亿多。

那些兑换囤积新钱、铸造私钱的居心叵测之辈,即便富可敌国,却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