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传胪唱名跨马游街,政事学院再造为官(2 / 4)

,自家文章能被圣上看中呢?

就这样,贡士们带着忐忑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殿试结果终于出来了。

殿试结果公布的过程,称之为“传胪大典”,并且玩的很套路——先公布二甲人员名单,再公布一甲,最后才公布三甲。

待到宦官将殿试结果公布完,不少人都颇感意外。

其中最意外的,便是新鲜出炉的今科状元杨廷枢。

他原以为最多也就在二甲中,甚至可能不幸落入三甲,没行到朱媺娖竟然点了他为状元。

在周围其他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杨廷枢都还是懵的。

朱媺娖对杨廷枢的殿试文章确实不怎么欣赏,她也知道杨廷枢是比较传统的读书人,还是复社领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今后她要打压的一个群体。

但是,杨廷枢已经五十一岁了,便是给他状元,他在大明官场上也做不了多少年的官,影响力将会很有限。

所以,相较于将状元给其他更年轻的传统读书人,她干脆给了杨廷枢。

榜眼,朱媺娖则力排众议,点了会试成绩排在三十几名的张煌言。

探花则是会试考了十几名的王夫之。

至于黄宗羲,此番不过是在二甲进士中吊车尾而已,差点落入三甲当中。

传胪大典中唱名后,新科进士们一起拜见了朱媺娖,随后便是跨马游街,接受南京城百姓的围观、恭贺,感受金榜题名的荣耀。

在游街之后,朝廷还会赐下酒宴,又名鹿鸣宴。

另外,朝廷还会在进士家乡建立进士牌坊···

一些列围绕新科进士的活动会持续好些天。

朱媺娖并没有因为要推广新学,就立即去改掉这些。因为以后新学有所成者,同样会获得极大的荣耀。

无论新旧,学有所成,得到朝廷的肯定,就应该获得相关荣耀。否则,何以鼓励人们向学以及报效国家?

···

武英殿。

朱媺娖在和内阁阁臣们商议对新科进士们的职位安排。

“我朝惯例如何?”朱媺娖先问。

首辅袁继咸道:“依我朝惯例,一甲进士如无例外,都会被选入翰林院,擢为庶吉士,当做枢臣、储相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