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水利能臣张国维,屯粮杭州谋浙江(2 / 4)

,弘光朝不为马士英所用,故归乡省亲。朱媺娖派人去浙江的目的之一,便是诏其到南京听用。

如果给明末众臣打分的话,100分满分,崇祯朝群臣治政平均分是否能达到50都要打个问号,但张国维治政水平却至少在75分以上,属于明末较顶尖那一撮真正懂地方治理的能臣,且是明朝最后的水利专家!

另外,张国维在后世历史上还是忠烈,虽然军事水平很一般,最后却在舟山壮烈殉国。

“崇祯七年,玉笥先生授命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之后用六七年时间梳理太湖以北数府的水道,在江南各府兴水利、修城池,著成《吴中水利全书》,实为造福吴中百姓百年之功业。”

原本,张国维对这位仿佛凭空冒出来的女帝还有些文人意识下的芥蒂,可一见面就听朱媺娖道出了他为官生涯呕心沥血所做成的两件大事,还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他顿时就绷不住了,那些许的芥蒂也都消散。

他双目湿润,作揖道:“臣只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得陛下如此夸赞,实在有愧。”

“分内之事···”朱媺娖听了很是感慨,“若我大明文武都能如玉笥先生般做好分内之事,便不会有甲申国难,更不弄得天下大乱,使清虏入关一度占据半壁江山了。”

想到甲申国难发生时,自己恰好受命到江南督办粮饷,才离开京城十天;再想到崇祯的信任、重用,张国维彻底绷不住了,不禁老泪纵横。

朱媺娖示意连翘去递给张国维一张新手帕。

张国维擦干眼泪,整好仪容才作揖道:“臣御前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朱媺娖道:“无碍。”

张国维又感慨道:“先帝在天有灵,知陛下接连大败流寇、清虏,稳住了我大明大半江山,定然欣慰。”

朱媺娖道:“这不算什么,朕很快就会将清虏赶回关外,再靖平天下,让大明强大兴盛,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朱媺娖说这话时语气淡淡,仿佛在陈述一件必将发生的事情,强大的自信令张国维既心惊又心折。

至此,他对这位据说“得天所衷,有大神通”的女帝再无疑虑。

朱媺娖则又道:“朕欲以玉笥先生总督河南、山东、江北河道诸事务,加工部侍郎衔,为将来整顿黄河做准备,不知玉笥先生可愿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