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粮榨干了?那就拿银子!(2 / 4)

其次,西洋镜制作中使用了水银,而水银是有毒的。各位家中女眷,若常用西洋镜,定会被毒素慢慢侵入肌肤,衰老得更快,甚至因疾病丛生而早死。

陛下不愿见西洋人以此毒镜暗害我大明妇人,故此番不仅赐下十面更好且无毒的玻璃镜,还将在南京建立玻璃镜厂。

当然,玻璃镜既为俗物,此番起拍价也便宜些,为一千石米,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百石米。”

西方以“锡汞齐”制造的西洋镜诞生于十四世纪初,至清朝乾隆年间传向民间中产阶级家中,因此在明末这个时期,是有一些西洋镜传入的,极受追捧。

朱媺娖本就计划建立玻璃镜厂赚钱,自然要打击西方的西洋镜。

所以,郝光明就教了卢九德刚才这番话,一棍子将西洋镜的名声打死。

果然,得知了玻璃镜与西洋镜的不同,即便知道其乃凡物,富豪们仍踊跃竞拍。

最终十面玻璃镜竟然拍出了八万石米的高价!

之后,卢九德又开始卖“仙药”,主要是治疗阳亢、消渴症及补钙养生这三种,只是不再是单瓶拍卖,而是分组,或三瓶一组,或五瓶一组。

前后共拍出三十瓶“仙药”,获得超百万石米!

其实卢九德共带了五十瓶,但将拍到后面,苏州富豪们购买意愿直线降低,有的只被加价两三千石,就被买去了。

他便知道,苏州米粮多半就这些了。

或者说,愿意用米粮买仙药的富豪就这些了。

记着郝光明“物以稀为贵”的教导,他便留下二十瓶,没再卖了,而是接着卖起了电子手表。

郝光明将电子手表当成药品后的第二大货物,有多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这东西在后世便宜好批发。

二是因为电子手表对于明朝富豪来讲确实稀奇。

三就是为了帮助朱媺娖推广二十四小时制,以及为日后大明第一钟表厂打开市场。

可以说一举多得。

电子手表卢九德也带了50个,可能是苏州富豪真被榨干了吧,这一波只拍卖出二十个,获得了三十万石米。

眼看凉亭中三个大箱子、一个小箱子都被打开了,虽然看不见箱子中的情况,但一众苏州富豪都在想:卢公公带的宝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