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开窗理论与孙子兵法(2 / 4)

归纳为两局、三所、四司。

其中巡查局,是为定期巡查某一地方所设,算半常设单位。

特事局则需因事奉旨而设,不是常设。

另外,指导手册还建议在政监司下设立针对十部的十个政监科,又在各省设立督察厅,在各府设立督察局,在各县派遣一位政监御使,简称政监使。

至于商检司、法察司,指导手册只写了几句笼统的话,并未做具体建议,说是以后再根据情况议定。

经历司则照旧。

最后,则取消了都察院风闻奏事之权,要求:凡有所奏,必有实证。

高宏图一眼就看出来,新政是将以前的六科大部分权利、责任都并入都察院了,同时又对都察院权利进行了新的限制。

比如说都察院完全管不到军方的事,又比如说必须实证奏事,而不能风闻奏事。

虽然对朱媺娖的神异有所了解,可这份指导手册上的意见高宏图仍无法全部接受。

听朱媺娖询问,高宏图想了想便道:“陛下所给的都察院革新指导意见,整体而言对国政是有利的,但其中也有不少不合时宜之处。”

朱媺娖并没有因为后世的史料,就对一人产生太大偏见。

尤其是在一些她和郝光明都没有经验的事上。

这一点郝光明也是认同的。

身处后世,他固然见识广博,可有些事你没亲身经历过,没去实际做过,就很容易纸上谈兵。

这也是朱媺娖要先用这些儒门旧官的原因之一。

这些人理论方面再差,甚至是错误的,也总是有一些实操经验的,而这恰恰时郝光明、朱媺娖所欠缺的。

听高宏图说郝光明编的指导意见有不足之处,她便微微一笑道:“研文先生请讲。”

高宏图道:“此前,朝廷在两京十三省设有御使一百多位,可若是按新政上面的来,所需御使数量便会剧增到数百位不止。

如此一来,不仅这些御使的俸禄会加重朝廷负担,都察院也未必能全权统领,人多事杂,必然生乱。

其次,若是不准风闻奏事,而需取实证,御使对其他部司官吏的威慑力恐怕会大大降低。

陛下该知道,很多时候官员**法渎职等,是很难取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