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襄阳城外(2 / 4)

在发现清军离开后,便有不少当地人回到了城池中。

这里面既有依旧偏向于顺军的底层百姓,或是有亲友在顺军中的人。

也有仍忠于大明的士绅、地主。

还有曾短暂降清的士绅、地主、贼匪。

当发现清军匆匆撤离,州县城池出现权利空白后,以这几股势力为代表的各路人马便纷纷现身,争夺城池控制权。

有彼此争而不斗,在纠缠中一起修复城池、恢复民生的;也有刀枪相见,彼此杀得血流成河的。

李定国是奔着收复襄阳来的,自然不会对路过的这些城池不闻不问——别的不讲,边防军第四镇后续粮草需要通过汉水运输到襄阳,如果不摆平沿途州县势力,粮道便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但李定国又急于抢占襄阳城,不想在这几個州县耽误太久。

于是每到一处城池,他也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愿意重归大明的,他便以陕南、鄂西军务提督的身份授予归降者临时军职,令组建临时军府以管理地方。

城池中若有不愿意归降大明的,则直接剿灭。

靠着这种方式,李定国才做到三四日间连下均州、光华、谷城。

若是按正常程序来,他和边防军第四镇说不定此刻还被牵绊在均州呢。

他的这种处置肯定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甚至会让地方遗留许多问题,离稳固统治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至少让粮道有了一定安全保障。

当然,粮道最大的保障还是押送粮草的部队,地方上的势力至多有协助作用···

“军门,看来我们来迟一步,襄阳已经让伪顺占了啊。”徐佑拿着望远镜,遥望着樊城关以及襄阳城头的大顺旗帜说道。

李定国还在用望远镜看。

他闻言缓缓道:“就算被伪顺占了,我们也未必没机会。等会儿我们找个地方安营扎寨,在让探马越过襄阳城,往东边、南边探一探,多打探一些伪顺军队的情况。”

“是。”

看了一会儿,李定国没瞧出什么异常,便也收起了望远镜。

襄阳城建立在汉水南岸,而在其对岸还有个樊城关,其实就是以前的樊城。

两城倚着汉水,互为犄角,在没有红夷大炮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强攻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