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油麻布,光明式(2 / 5)

直属的,也有民间私营作坊。

在管理人员的设置上,厂、所的管理人员都属于官府小吏,也即是公务人员。

一般都是厂长、厂副加执事等若干小吏。

坊的主管则称坊主,若直属军器局,也是吏员;如果是民间作坊,自然就不是吏员了。

七月份进行了这方面改革后,朱媺娖便让军器局面对整个成都招募懂得研制火铳的人才。

此时迎接朱媺娖的所正,赵言,便是那时招聘进来的。

其祖上属于那种混好了的工匠,在成都城内有开有两家店铺,小有资财,所以好几代前就开始供养子弟读书,可惜至今为止,也只是出过秀才。

赵言已经三十许,却连秀才都没考上,只是个童生。

没科举天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对工造之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火铳,分了科举学习的心思。

得知军器局招募懂得研制火铳的人才,他便来了。

后来朱媺娖与他交谈了一番,便提拔其为火铳所所长,并拿出了郝光明弄来的燧发枪图纸,让火铳所研制燧发枪。

早在公元1547年,法国人就发明了燧发枪,但受各种原因影响,较大规模应用却要等到十七世纪晚期。

大明是在1635年,由兵器专家毕懋康仿制出了燧发枪,并依照大明这边的命名习惯,称之为自生火铳,且将制作方法记录在了《军器图说》一书中。

如今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七年,但《军器图说》这本书并没有多么流通,所以此前不论是成都军器局的工匠,还是赵言,都没见过燧发枪。

至多是听过一些不清不楚的传闻。

如果朱媺娖只说个名字,就让火铳所研制燧发枪,那肯定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

但她都给了图纸,火铳所再研发不出来就太没用了。

事实上,赵言拿到图纸后,只用了几天就带着所内的工匠制作出了一杆燧发枪。

过去这些天则一直在完善这一款的燧发枪,并让其方便批量生产。

火铳所并不大,赵言手下的工匠也只有十几个,朱媺娖很快就视察完。

随即她站在院中问:“燧发枪的最新成品怎样?能交给**厂那边生产了吗?”

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