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一百二十三章 淮海战役六(1 / 4)

十二月二十日,李过率领兖州府外的十几万大军,在济宁城下和吴汝义汇合,加上济宁城内蔡广的守备部队,济宁战场已经汇集了三十万军队,田见秀的军队从山东北部各府出发,全部在兖州集结,预计再有三日,便能陆续抵达济宁战场。

“看看,金圣叹果然是好文采啊,报纸上这么一写,我想,民众应该能深刻认识到流贼和建虏的丑陋了。”晋军的六个师就在济宁城十里湖停驻,始终跟对面的敌军对峙,晋军心里明白,到这里的流贼越多,说明他们的战略目标实现的越好,流贼的部队仍然在源源不断汇集,这几日,李过的将旗已经出现在营地上空,说明李过本人也到了,那么他迟迟不进攻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在等田见秀的人马支援。晋军也不急,要知道,两军作战,除了在战场上见真章之外,其他任何一个部分都是构成整个战役的要素,比如后勤,晋军的部队只有六个师,兵力不多,而且水师在运河上畅通无阻,完全可以通过运河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敌军兵马虽多,但是要知道,按照流贼的组织能力,八十万军队汇集在济宁将是多么大的负担,首先组织混乱不说,八十万人一日的吃喝拉撒所耗费的钱粮就是个天文数字。不错,李自成在北方倒行逆施,是一次性搞到了巨额的钱粮,可是也架不住这么消耗,况且,大顺军运输能力低下,在路上的损耗也是天文数字,按照他们这样的打法,如果双方对峙三五个月,大顺军自己就崩溃了,可是他们不可能这样等下去,晋军知道,田见秀的主力一到,他们就会发起攻击。

所以晋军不急,反正田见秀不到,李过也不敢列阵出战,他每日在营中就是读书看报,不仅如此,后方送来的大江晚报,晋军让全军将士传阅,新军的士兵不仅要作战,还要有文化,要了解战局的发展,了解为何而战。这些天,金圣叹是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了,把流贼在北地做的倒行逆施的事情是大书特书,直接开了连载,从裹挟民众到追赃助饷,全文不带脏字,却将大顺军上下骂了个遍。这些文章随着茶馆、酒店、书先生的摊子不断向民众脑海中蔓延灌输,整个江南十府、湖广和四川的民众一个个义愤填膺、同仇敌忾,特别是湖广、四川的民众,他们可是真正受到过流贼荼毒的,哪一个不是感同身受,他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捐钱捐物,积极参加民团,保卫家园。

晋军又让军中的湖广、四川或者北方籍贯的士兵站出来,现身说法,举办诉苦大会,说说他们为什么逃难,逃难的途中命运多么悲惨,这些地方是怎么被流贼建虏荼毒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