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一百零六章 明军整编(1 / 4)

朱慈烺看着下面的人群陷入深思,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姚明恭问道:“陛下可是在想,为什么先帝当时在京师号召捐款,没有人响应?为什么中军都督府在南直隶竟然有如此高的人气?或者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湖广,在四川,是否也是这样的盛况?”朱慈烺猛然回过神来,“姚师傅,这。”姚明恭望着下面的人群道:“其实没什么稀奇的,民众支持新军,是因为他们对新军有信心,所谓政通人和,政通才能人和,很简单的道理,摄政王发售的债券乃是能实实在在给民众带来利益的事情,我花一米元买一张债券,未来几年能获得五成甚至更多的收益,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最基础的支撑,那就是新军的实力,试问,当时京师已经到了那样的场景,光靠那十几万老弱病残,全无斗志的士兵,能守住京师吗?民众就算是捐了钱,这些钱能到士兵们的手上吗?这些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又怎么能指望大家支持朝廷呢?”

朱慈烺不知道如何作答,显然,姚明恭说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家这么踊跃,不就是因为百姓心中有杆秤,谁对谁错一目了然吗?有道是一力降十会,什么阴谋诡计在如此整齐的人心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刘毅和中军都督府用的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没有歪门邪道,民众的钱财用到哪里大家都能看得见,这样的政权,百姓没理由不支持。朱慈烺叹息了一声道:“看来,真的是朝廷错了,真的是父皇错了,大明朝制度败坏,官员都是蛀虫,这样的朝廷气数已尽,民众的选择是不会骗人的。朕虽然被立为皇帝,但是天下大势,不可逆天而为。”姚明恭道:“陛下,有时候想想,大都督所谓君主立宪,也没什么不好,江山代有才人出,站在一个臣子的角度,也许臣说这话不对,但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们如何能让政权保持活力?方法很简单,如果将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召集起来,把他们在鼎盛时候做出的政绩合并,那么华夏将会无比强大。可是如果只认人治,必然会出现波动。举个例子,就说秦皇汉武,如果秦始皇到统一六国为止,那么他是千古一帝,如果汉武帝执政只到前期,那么他就是完人,可是在后期,他们都作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有的直接导致灭亡,有的白白浪费了国力。”

朱慈烺接话道:“所以摄政王提出的君主立宪,皇帝只是象征,内阁首辅或者说内阁统领之类的掌权者数年一换,正是符合这样的道理,让每个人在最好的时候发挥作用,下一任继任者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就能好上加好,避免出现君王那种前期贤明后期昏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