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一百零一章 监国摄政王下(1 / 4)

姚明恭这句话可谓是一锤定音,反正太子即位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宜早不宜迟,既然已经来了南京,别说明日是吉日,就是立刻马上登基,下面人也不会有反对意见,多拖一天会产生什么后果,大家心里都明白。既然这件大事已经议定,大臣们觉得今天的朝会应该到此为止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件事情都是头等大事。太子明日登基,如此仓促,六部还要立刻回去准备,虽然时间非常不充分,但是该有的东西还是要有,哪怕简单一些,总比没有好。众人正等着朱慈烺宣布退朝,忽然,坐在一边的周皇后说话了。

“咳咳,众爱卿,哀家是谁,你们都应该知道吧。”周皇后起身道。众人立刻拱手道:“皇后娘娘千岁。”周皇后点点头,对众人道:“按理说,朝会之上,哀家没有权力发言,大明开国近三百年,除了万贵妃干政之外,还没有后宫干政的先例,抛开身份不看,哀家不过也是寻常妇道人家,但是国家危亡之际,太子尚且年幼,哀家有几句话还是要对诸位讲,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海涵。”周皇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如果是放在以前,周皇后都不用开口,就凭她坐在朝会之上,储君身边,就会有大批的御史言官跳出来说她违反祖制,可是一方面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亡国就在眼前,另一方面刘毅大马金刀站在朝堂上,众人要发言,势必也要看看刘毅的眼色。

见大家不说话,申用懋审时度势,立刻上前道:“皇后娘娘请讲。”众人看了一眼申用懋,心道,这家伙还真是会看眼色。周皇后道:“既然诸位已经议定,明日新皇登基,在这之前,哀家有句肺腑之言要说,即便太子即位,也不过十余岁的年纪,若是放在平常光景,和平交接,自然没什么大问题,可是现在大明危亡之秋,北有建虏、流贼肆虐,随时可能南下,南边又有很多布政使司的藩王可能会蠢蠢欲动,所以动荡年代,没有一个定海神针不行。”这下众人是品出味道来了,周皇后这是话中有话啊。马士英心道不好,难道皇后娘娘已经有方案了?马士英立即上前道:“皇后娘娘说的不错,臣深为赞同,纵观历史,若是储君年幼,少不得皇帝需要指定顾命大臣,比如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就是作为顾命大臣的存在,既然如此,南京六部的规模虽然不比京师,但是既然作为陪都,南京六部的官员水平并不比京师差,虽然这里没有内阁也没有首辅次辅,但是六部尚书都在,明日登基大典之后,新皇便可以组阁,重振朝纲,我等皆愿意为国效力。”

周皇后道:“马大人说的不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