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靖凰的选择(1 / 3)

元日的几日休沐一过,夏轩便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夏轩思考最多的莫过于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才能将百姓的生活提高。

想要进行大的根本的改革,还不是时候,只能先从其他地方入手。

忽然,夏轩想到了即将来到的会试和殿试。

官员,可以从官员入手。

官员的治理水平、官员的品质、官员是否贪赃枉法、官员是否结党营私,这些都会对大秦本身和大秦的百姓造成影响。

之前宣帝在位时刚宣布实施京察,还没有得到落实便驾崩了,京察一事随之也搁置,现在是时候再次整治一下官吏了。

夏轩在一张纸上书写“今年起,六月份实行京察制度,每年一小查,三年一大查。”

接着夏轩又书写了具体都要查哪些事情,如官员政绩考核、道德威望等内容。

书写完毕,夏轩将纸递给旁边的刘贤淡淡道“刘贤,派人将纸送过去,让翰林院即刻拟旨。”

刘贤接过纸张躬身道“遵旨。”

谕旨刚被颁布而出就在官场犹如炸弹般爆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全国各地不少官员都心虚的不行,思考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京察。

每年的小查还好,三年的大查才是令他们最苦恼的。

万一被查到,别说头顶的乌纱帽不保,恐怕命都没了。

不少人开始打算起来。

......

二月末,会试正式开始,九天六晚,举行完毕。

夏轩这次让礼部、刑部和大理寺三方协作,加大了对考生和监考官的监查,防止出现舞弊的情况。

三月末,殿试的前一天,夏轩圈定了大臣提供的时务策考题。

第二日,殿试的考试完毕。

御书房,夏轩看着桌案上的十个卷宗陷入沉思。

这时,上官颜汐端着一碗汤走了进来,这是她亲自为夏轩熬的。

夏轩接过汤,让上官颜汐坐到了他的旁边。

紧接着夏轩用手揽着上官颜汐笑道“颜汐,跟朕一起看看考生的卷子吧。”

上官颜汐犹豫道“阿轩,这种事我参与不合适吧?”

夏轩提笔笑道“没事,你给朕出出主意。”M.

单论才学,夏轩肯定是比不上上官颜汐的,即便整个大秦也少有。

“哎?这个叫孔哲逸的写的不错啊,我觉得他的答卷足以压过所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