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我悔了(2 / 3)

计划之中,特别是燕王,这也是朱标和朱雄英对他最后一次考验,结果燕王经受住了考验,准确来说,朱棣这个人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不糊涂。

燕王没事,但齐王和代王却有大事,他们没按照事前约定的日子到达伏击之地,导致朱雄英差点折在漠北,这种情况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不得已把安排在赵信城的神机营调了过来,当神机营赶到的时候,燕然山的明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朱雄英也受了很严重的摔伤,万般无奈之下,执旗副手庄得站了出来,他假扮皇太孙,最后上山的鞑靼军同归于尽。

皂旗张背着皇太孙,在两三天没吃饭的情况下,跑了六十多里,最后才和赶来救援的王弼等人汇合。

这一切,都是代王和齐王造成的,不管是意外还是故意,他们二人都要承担所有责任,而且朱雄英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而神机营早在大战之前就悄悄潜伏在漠北,为的就是寻找鞑靼王廷的位置,由于北元是草原朝廷,再加上打仗,压根就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所以迟迟没有找到。

朱雄英原本没打算和神机营汇合,而是全权交给王弼统领,如果需要增援,还有耿炳文的兵马,只要王弼能找到北元王廷,一举歼灭,夺回玉玺,那他就立下泼天大功。

王弼武艺高强,谋略方面更是远超其他淮西勋贵,而且他在所有战将中最擅长用火器作战,配上最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即使不成,也不会大败。

之所以选王弼,还有一层私心,王家和常家关系最好,而且在第八次北伐之战中,由于迟迟没找到鞑靼主力部队,蓝玉已经打算撤军了,是王弼力排众议,坚持再战,这才有了捕鱼儿海大捷,其实此战最大的功臣是王弼,只不过蓝玉是主帅,大功劳算他头上了。

朱雄英想送个国公的爵位给他,也算是对这位老将的补偿吧。

至于耿炳文,还是私心,朱雄英的妹妹嫁给了耿家,去年生下一子,他想让这个小外甥将来世袭一个国公的爵位,可惜,由于代王,齐王的捣乱,皇太孙迫不得已改变原本的计划和路线,耿炳文到了北方,从始至终,连个鞑靼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也成了此次北伐之战中唯一一个寸功未立的战将。

皇太孙在北方有变,太子爷在宫里也有变数,得知自己时日不多,朱标谋划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那就是二宫之争。

支持淮王的不见得都是奸臣,支持徐王的也不见得都是忠臣,支持吴王的就更有意思了,不是诸葛亮就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