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好重孙(2 / 4)

是卖乖。

二是和这位皇帝舅爷拉近亲情。

能吃皇帝赏赐的东西,哪怕是一块西瓜,一个烧饼,一口茶水,那都是无限的恩宠。

“九江啊!”

老爷子突然开口问道:“咱听说你儿子也跟着太孙去了漠北没回来?”

听到此话,李景隆再也吃不下去了,他捧着半块西瓜,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

“犬子能跟着太孙殿下一起走,是他的荣幸,到了那边也能给殿下牵马坠瞪,提刀挡箭,这是好事!”

说完,不由自主的抹着眼泪。

老爷子感慨道:“话是这么说,但儿子走了,当爹的哪有不心疼的,咱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

“九江啊,这日子还得过下去啊!”

李景隆连连点头,说道:“舅爷说的是,李辰是为国而死,也算死得其所,没给李家丢人!”

老爷子叹息道:“太子太孙这一走,不仅是咱失去了儿子孙子,朝廷也失了储君,这个家咱也不知道该交给谁了!”

李景隆哪里不知道,老爷子这是在问他,该立谁为储君。

已经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李景隆说这话说道:“皇太孙至诚至孝,文武双全,又是故太子嫡长子,满朝文武,无人不服,东宫皇孙之中,殿下是最像陛下和先太子的,在臣心中,只有皇太孙最合适继承大位……”

“臣说句心里话,皇太孙珠玉在前,无论是淮王还是徐王,乃至晋燕二王在皇太孙面前都是黯淡无光,臣不是贬低诸王,而是实在找不出能有比之太孙一二之人!”

李景隆的话说的很明白,这件事你别问我,我只忠心皇太孙,皇太孙才是最优秀的,才是真龙,晋燕二王最多算良马,淮徐二王连马都算不上,这些人给太孙提鞋都不配。

“你说的对,太孙是很好……”

老爷子悠悠说道:“可他已经走了,这江山社稷不能后继无人啊,咱都这个岁数了又能活几年,总要有个人继承大位吧!”

“九江啊,这里就咱们爷俩,你也不是外人,咱想听听你的意见!”

老爷子又把问题抛了回来,言外之意,给你脸你就兜着,今天必须要说。

“臣实在没想过……”

李景隆立马起身拱手道:“如今文官支持淮王,武将支持徐王,这就意味着储君之人必然是皇孙之中的淮徐二王!”

李景隆看似说了一堆废话,其实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要立皇孙,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