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援兵来了(2 / 4)

,死一个就少一个,阵亡两千多人接近一成的兵力了。

打仗就会有伤亡,这一点不可避免。

即便如此,赤间关之战也堪称大捷。

这一仗,朱雄英给李景隆绝对的放权,只在后面观看,没有插手任何事情,全程让他一个人指挥。

赤间关之战,李景隆指挥的还算不错,谈不上多好,更没有惊艳之处,当然也没什么毛病和问题,中规中矩,只能说还行吧!

主要这一仗没有什么操作的空间,先是火器破关,后来攻破城门,最后步兵全面野战。

能打赢这一仗,全靠火器的优势和新武器的运用,如果没有无敌神盾和洪武雷,想凭借士兵手中的刀剑拿下赤间关会极为艰难。

别说李景隆,有这些强大的武器,就算换成老爷子的贴身太监云成来打这一仗,那都是毫无悬念的大胜。

中南地区拿下后,倭国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京畿之地。

京畿之地是倭国的老巢,相当于大明的直隶地区,而京都也类似应天府。

南北统一后,南朝象征正统的后龟山天皇迫于实力投降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现在幕府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手上。

如果把足利义满比喻成司马昭,后小松天皇就是元皇帝曹奂,而后龟山天皇就是安乐公刘禅。

京畿之地驻有幕府重兵,还有不少的精锐骑兵,又有足利义满亲自坐镇,北方还有关东,关西,东北三地作为支援,明军没有兵员补充,打不起消耗战,京畿之地被足利家族经营多年,绝对不是好打的。

中南地区的战事就交给李景隆了,朱雄英回到大宰府,继续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中南地区已被拿下,如果继续用兵去打四国岛,那就意味着要放弃整个刚打下来的中南地区,如果全力攻打京畿,四国岛上的大名要是趁机偷袭中南地区的明军,必然会陷入首尾不能呼应的战况,两面夹击,明军必然会损失惨重。

按兵不动,以待战机更不行,明军耗不起,此时的平倭大军已经陷入两难的地步。

经过与王弼,徐允恭等人商议后,朱雄英决定等,,,

等老爷子派来的增援,也等足利义满的反应。

抛去明倭两国恩怨来说,足利义满是个非常优秀之人,在**,外交,军事,文化上很有远见。

相对于南朝正统,北朝更亲近大明,但与明朝打交道的一直都是南朝的怀良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