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谋划舟山岛(1 / 4)

次日一早,朱雄英率领麾下跟随而来的众将开始赶路,前往浙江宁波府,同时所有战舰开动,前往浙江。

宁波府作为沿海地区,是整个浙江深受倭患最为严重的地方,原因就出在东边的舟山岛屿上。

倭寇之乱一直都是困扰大明的一个难题,对此,洪武爷在东南地区建立卫所,用来抵御倭寇。

随着数次北伐,兵员吃紧的情况下,朝廷开始抽调东南沿海精锐军户前往北方,抵御游牧民族。

在洪武爷看来,大明最大的威胁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从而忽略了东南的海防。

东南沿海地区虽然也有许多海防卫所,但形同虚设,年轻力壮的精兵都被调走了,剩下的压根没有多大战斗力,自保尚可。

到了洪武二十一年,东南倭乱越发严重,倭寇都敢成群结队闯到宁波府杀人抢劫,于是洪武爷将已经辞官归隐的汤和召回,让他去闽浙地区整顿海防。

汤和来到后,增添卫所,带人铸城,采用坚壁清野,加强防守的的方式防御倭寇之乱。

事实证明,汤和的方法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倭寇之乱,相反,越来越严重。

最终洪武爷采用收缩防务的保守战略,将防务固定在沿海本土,这样做,就等同于放弃宁波东的舟山岛。

洪武爷戎马一生,并非不懂舟山的重要性,而是相较起来,收缩是最好的选择,在全国兵力吃紧的情况下,舟山面积大,不设重兵难以镇守,其次,舟山孤悬海外,仓促间支援不及,防守成本太高。

舟山岛是大明距离倭国最近的地方,而且岛屿错综复杂,极为适合藏兵,也成为倭寇首选的登陆位置,在收缩海防之后,极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倭寇,海盗的大本营。

建文年间,朱允炆为了打靖难之役,又把东南沿海卫所的兵马抽调到了北方,可这些久疏战阵,又稀缺朝廷供养的海防军户怎么会是常年对阵游牧民族的北方精兵的对手,最终这些海防卫所的兵马全部折在朱允炆手上。

朱棣登基后,压根没怎么管东南海防的事,而是将兵力全部投入漠北,仁宣两朝,修生养息,军务亦是松弛,英宗、代宗,前者覆灭明朝数十年积累,后者虽有所作为,但执政太短,于东南无益。

后来的几个皇帝也没有重视东南海防,直到嘉靖时期,倭寇成了气候,开始肆无忌惮,大肆掳掠,如若无人,十几个倭寇就敢追着上百人的卫所士兵杀。wap.bΙQμGètν.net

放弃舟山岛是老爷子最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