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朴,关门(1 / 4)

胡老三拿起那把燧发枪,指着上面的用来摩擦起火的燧石说道:“殿下请看,这燧石太过稀少,要想量产实在太难!”

“燧石?这也不是什么稀缺的材料啊?”

朱雄英又问道:“前几天工部的严尚书过来说不是还有很多吗,难道不够用啊?”

“非也!”

胡老三解释道:“工部现有的燧石是不少,但符合造枪标准的却很少,加上打磨过后,估计最多能造一千把这种燧发枪!”

朱雄英听后长叹一声,这事他解决不了,还是得找老爷子想办法,只得说道:“先造出十把,到时候孤拿给皇上看看,让他老人家派人去收集!”

“草民这就去办!”

朱雄英也没有吝啬私藏,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把手雷和燧发枪的制作方法以及原理教给了胡老三。

朱雄英没有发明弗朗机和红夷大炮的能力,所以又和胡老三一起研究如何改进现有的洪武大炮。

洪武大炮是一种重炮,胡老三的任务就是把这种大炮改成轻盈,灵活,随军方便的小型步兵炮。

……

手雷和燧发枪的打造,几乎耗尽了朱雄英所学的现代知识,眼看距离过年祭祖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去改造冷兵器。

洪武二十六年,朱雄英一定会去南下抗倭,继而踏平倭国,火器的配置很重要,但不可能实现人人都能用上。

手雷的威力虽然强大,但并不适合近距离作战,同样,燧发枪虽然好用,但装弹,填弹同样太浪费时间,相比较同样远攻的弓箭,至少在射速上差上三倍不止。

所以远程打击的武器还要以弓箭为主。

优秀的弓箭手在古代军队中十分稀缺,属于军队中“狙击手”级别的存在,弓箭十分考验使用者的眼神,技巧,但最重要的还是臂力。

要论箭法,整个京城之中,恐怕就要数曹国公李景隆最为优秀了,各种花里胡哨的箭术配上超高的骑术,让人不得不服。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首先就要练习臂力,没有三五年苦练之功,就别xiang摸弓箭,弓都拉不动,就别提射的远,射的准了,都是扯淡。

随便玩玩就另当别论了!

古代年纪越大的弓箭手心态越稳,箭法越为高超,像李广,黄忠等名将,几乎已经达到狙击手的水平,战场之上,只要能看得见目标,几乎就能射中。

若是想让普通的士兵成为一名刚算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