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拦皇长孙讨账(2 / 3)

惜命的很!

你说他们胆小吧,但他们敢当街拦皇长孙要帐,要说胆大吧,也就这点出息了。

“滚!”铁铉见几人还要跟着,立马怒斥道:“再跟着砍了你们!”

朱英走在前面,神情凝重,说道:“曹国公,这个事你能,,,”

话还没有说完,李景隆抢先说道:“能!”

朱英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那这个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咱们都是讲道理的人,不可以权压人,要讲理,讲法,要办的尽善尽美,让人家说不出来咱们什么不是!”

李景隆嘿嘿一笑,说道:“臣明白!”

李景隆走后,朱英带着铁铉向黄河沿岸走去,一路走过,看到的都是大水留下的痕迹,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以及各种牛羊的尸体。

明朝时期,黄河改道更是频繁,特别是谷雨季节,天降暴雨,数位上涨,黄河决口,以至于附近百姓深受其害,无数百姓因此丧生。

“哎,,,百姓苦啊,沿河的百姓更苦,不仅要承受饥饿贫瘠之苦,还要随时面临天灾人祸!”朱英感慨道。

铁铉说道:“是啊,黄河水患自赵宋起越发严重,几百年以来很少有治理和修缮,直到我大明开国,洪武爷才重新重视起来,但我大明开国仅二十余年,百业待兴,加上连年征战,朝廷实在拨不出太多银两来治理河道,所以只能,,,”

铁铉没有继续说下去,朱英主动问道:“只能什么?”

“只能循循渐进,修缮一些容易决口的地方和军事重镇!”

“整条黄河的治理和修缮已废弃百余年,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治理的好,朝廷有其心而力不足,这也是无奈之举!”

听到此话,朱英连忙问道:“不对吧,难道前两朝,赵宋,伪元都没派人修过黄河?”

听到此话,铁铉无奈的说道:“皇长孙有所不知,靖康之变后,赵宋只有半壁江山,自保都难,哪还有心思收复故土,治理河道,,,”

“至于伪元就更不重视了,他们都想将农田改成马场,简直不可思议,直到伪元至正年间,黄河决口,大水泛滥,河,山几十万人受灾,令人发指的是当时的伪元朝廷,竟然有大部分人主张不去修黄河,最后还是丞相脱脱力排众议,伪元顺帝这才派人去修河赈灾,但这也只是表面而已!”

“明白了!”

朱英心中叹息道:“大明虽说开国二十余年,其实一直是在收拾伪元留下的烂摊子,不当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