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不成功,便成仁(2 / 4)

寒门风骨 半个小秀才 1412 字 2个月前

来,这是拿天安县做实验呢,只要天安县富起来了,那么就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了,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会跟着沾光。

左相大人有如此格局,自己自然不能拖了左相大人的后腿,黄才子当即再次表态道:“左相大人请放心,您只管大刀阔斧的提规划,所有执行交给我,我一定尽量帮左相大人您完成!”

黄才子觉得自己没离开天安县,是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到了其他任何衙门,能比留在天安县,做这些有关老百姓的实事儿好啊。

赵小甲也是十分庆幸,这位黄才子没有离开天安县,不然自己去哪儿找这么一个干实事儿的官员啊。

让黄才子坐下,赵小甲才开口道:“黄兄,你在天安县也做了这么久的县令了,你觉得,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靠种地,能够变得富起来吗?”

对于赵小甲这个问题,黄才子果断的摇了摇头,道:“这绝对不可能,普通老百姓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最多也就那么几亩,种的粮食,除了够自己吃以外,剩下的卖了,能够满足日常开销就不错,但绝对没有富裕的。

这还是年份好的时候,如果赶上年份不好的时候,挨饿都有可能。

天安县的百姓也就摊上公子您这么一个好主人,没有收他们多少税收,要是加上重税,天安县的百姓就算丰收年,也可能吃不上饭。”

赵小甲也是点点头,黄才子说的是事实,现在整个南国,都面临这么一个困境,老百姓想要靠种地,绝对是富不起来的。

于是赵小甲再次开口道:“事实证明,种地让老百姓富起来,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咱们,必须得另想办法,进行一下产业升级,让老百姓的收入,不全靠种地,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另谋出路,让老百姓富起来!”

“产业升级?另谋出路?”

赵小甲的新词儿,直接让黄才子皱起了眉头,显然,他还没想到,赵小甲想干什么?

看到黄才子一副不解的样子,赵小甲也是笑着继续道:“是这样的,咱们老百姓靠种地发家致富,这明显不可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能否从外边,引进一些大的作坊到天安县来,让这些大作坊在天安县雇佣老百姓,让这些老百姓增加收入。

同时,咱们也可以鼓励咱们县的百姓,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从商,自己把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就行一些列的深加工,然后卖出去,赚更多的银子。

比如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他们就这么卖的话,肯定卖不了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