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一个很有趣的问题(2 / 5)

对市场上的前沿技术,也应该了解得比我多。”

“行,有道理!”秦向辉笑呵呵地附合:“您也别解释了,赶紧吃饭吧!”

……

晚上七点半左右,陆续有技术大能们把王振济提出的问题回复了过来。

一一仔细地看过之后,王振济又开始在新的白纸上写自己的新问题,加加减减的,又有数页之多。

秦向辉很辛苦地充当了搬运工,看着王振济龙飞凤舞地写字,突然有些同情他了:“你觉得你这样询问,真的能够帮他们找到研究的方向?”

“我不确定。”王振济头也不抬地解释:“但是,我在理清我的思路。我相信领导们也需要这样理清思路,而不是被技术员们用这种太专业的数据绕昏了头。”

“我是外行人,所以我就以外行人的口吻来总结这些资料。对了,秦主任,这是一项大工程,所以,咱们今天就工作到晚上九点半吧。”

秦向辉顿时松了口气:“行,听你的。那你晚上是回家,还是……?”

“您回家,我就在这里睡,安排个行军床给我就好了。”王振济笑道:“您的工作主要还是对外联系。太晚了,别人也要下班休息,您不用把自己搞得太累。”

“行!”秦向辉知道他不是一个客气的人,便痛快地应下:“那我陪你到九点半,明天早上八点再开始。”

“好!”

……

接下来的两天里,王振济一直在写着各种问题。

只不过他写的速度相比第一天来说,慢了许多。

被问到的各位技术大拿从最开始的笑谈,渐渐地开始正视和认真。

邓教授也完全放下了手里的其他研究项目,从秦向辉发来的所有问题和答桉里,开始梳理和分析王振济心里的具体思路。

等到这天晚上十点多,邓教授突然拨通了老友阎海空的手机:“有空吗?”

“忙啊,在看你那位新收博士生的问题。”阎海空在手机里颇有些玩笑的意思:“你这个弟子有意思啊,我刚才研究了一阵,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邓教授立刻道:“你是说,他是在用这些问题来倒逼京大和昌大两家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来正视之前研究中的一些待决的猜测?”

“看来你也看出来了!”阎海空这回就笑了起来:“这个小王确实是很聪明。他本来是门外汉,如果是去论证,不管是偏向哪一方,另一方的人肯定都会指责他不懂行。但他这样通过提问来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