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规划(1 / 3)

作为来自21世纪二十年代的穿越众,面对20世纪三十年代工业强国有数不清的福利光环。

穿越众知道教育、医学、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知识储备,当初刚穿越时封存的所有电脑和手机里下载保存的书籍资料,涵盖了21世纪二十年代全球各行业最先进的理念、理论和技术。

更有着数不清的后世未曾有过的产品以及制造工艺,现有的产品可以为逆向测绘和研究提供样版。

最关键的是穿越众掌握的电脑(电子计算机),无论是集团电脑还是个人电脑都将引领华夏几个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诞生于米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占地面积150平米,重达30吨,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

运算速度仅为5000次/秒,耗电功率高大150千瓦。

由于耗电量大,易发热,不能长时间工作,米国用它来为米国海军舰炮运算炮射表,就是弹道计算。

后世的个人电脑只要编好程序,输入数据立马可得每种角度的弹道数据,而当时米国十几个数学高手需要几个月才能运算出来。

“我感受到了,你们对于抗日的热情远高于现在手里的工作,但是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否则好高骛远将一事无成,所以预先规划是重中之重。”王建军其实也很激动,但是明白头脑必须清醒。

“王主任所言极是,这个规划对时间的要求应当是紧迫的,不能再类似于第一次的计划。人员投入必须加大力度,军中技术人员要考虑转岗,用于技术攻关。”

郑鸿明虽然有点愤青气质,但是对于工业化态度是科学的。

“郑组长的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若从我们手中的产品入手,先易后难,从材料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吃透,争取我们穿越到抗日战场时,所有或大部分产品都是我们重新复制出来的。”

“从这个目标出发,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材料攻关计划,生产设备制造计划,供应链打造计划,这是个系统工程,要统一规划。”

朱伟德扳着手指一项一项地数着,阐述道。

“朱组长的思路非常正确,随着北伐西征军兵源本地化,突击战车连队、炮兵、坦克兵、保障连的舟车兵已经回到基地,可以将技术兵种抽调出来,参与相关的攻关工作。”高杰附和并建议道。

“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