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2章:周瑜继光舜臣VS织田上杉武田(2 / 6)

次打败反织田联军的奖励。

当时织田信长所面临的局面,可比如今还要绝望的多,最惨的时候甚至四面皆敌,被迫多线作战,可就算如此他依旧熬了过来,并且杀出个了血路。

三次本州大战的胜利,不但奠定了织田家东瀛霸主的地位,也同样使得织田信长浴火重生,能力相比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有着之前的种种磨砺,织田信长才能在如今这种复杂的局面下,依旧一眼就看出了东瀛军的唯一机会,并且付诸行动,果断指挥七万水军迎战秦军。

随着织田信长一声令下,东瀛主舰上的军旗迅速晃起来,向左右两翼传递盟主的将令。

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见此,果断指挥两翼跟随中军,一起向秦军迎了上去。

东瀛左中右三军指挥官,织田信长统帅100,上杉谦信统帅97,武田信玄统帅97;

老实说,这样的水战阵容已经相当的华丽,哪怕是在中原,除了大秦之外,也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凑出来了。

不过可惜的是,织田信长找错了对手,他这次的对手恰恰就是大秦,而且水战将领阵容同样豪华至极。

大秦三军的指挥官,周瑜统帅100,戚继光99,李舜臣95。

要知道,大秦的这三为将领不但是名将,还是水战名将,都拥有水战技能,而且其中两个还是抗倭名将。

若是在陆地上作战的话,织田信长三人或许还能够与之抗衡,但在水战的话可就差的太远了。

“大都督,倭军并没有逃,而是选择了正面迎战。”陈汤一脸兴奋的汇报道。

“意料之中的事,织田信长此人文武双全,不会不知道不战而逃的下场,不过这也正合吾意。”

周瑜眼中满是冷冽之色,淡漠道:“正好凭此一战,打垮倭国水军,彻底打断倭国脊梁骨。”

周瑜为什么不通过游击战,攻打倭国的沿海地区,一点点的削弱倭国,等到倭国虚弱到一定地步之后,在集中力量一举打垮倭国?

而是选择了先激怒对方,在和近乎全盛的倭军决战?

原因很简单,周瑜此举不但要杀人,还要诛心,他为的是树立起秦军不可战胜的象形,彻底打断倭国的脊梁骨。

周瑜知道这很难,但若是成功的话,大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