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新尚书的滑铁卢(1 / 3)

被皇帝怼了一通的工部尚书计少章,自觉无脸,见皇帝离去,也不敢再多做阻拦。

可就在皇帝真要迈过门槛的一瞬间,户部尚书却又道:“皇上,微臣还有一事.......”

“怎么哪儿都有你!”皇帝忍着怒气转身呵斥,“刚才说修筑河道的时候,你怎么没半点儿声响,这会儿到又有事儿了?!”

“事关粮食大事,微臣不敢不报!”户部尚书看似恭敬的答道。

之前因为太子之事,朝中的几位尚书,其实已经换过一轮了。

皇帝倒也不至于把之前与太子走的比较亲近的老臣都给噶了,毕竟当时说好了的,太子是病逝的。

大动干戈,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吏部和户部的尚书,都换了,兵部那墙头草,还有工部礼部等部门,皇帝暂时还没动。

其实按照皇帝自己的想法,他是想提拔崔承恩做户部尚书的。

但是遭到了崔祭酒和郑丞相的一致反对。

至于原因嘛,崔祭酒很敷衍,说是儿子不配。而郑智渊好歹还是稍微解释了下自己的反对理由的。

郑丞相认为,崔承恩以二十多岁的年纪,担任户部侍郎一职,已经算是破格了,虽说他也的确才智出众,但也不至于出众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出任尚书,那资历实在是太浅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什么事儿太过了,都不太好。

要是这崔承恩再有什么事儿,折在皇帝手里,郑丞相原话是这样的:崔祭酒必定吊死在城门口,您还别不信,他这人就是闷声不响办大事儿的人。

不过郑丞相没有说的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崔家若是出了一个大将军,再出一个尚书,那就太过显赫了。

皇帝喜欢你的时候,显赫自然凭你显赫,可哪天皇帝若是不喜了,那显赫,便是一道催命符.......M.

在朝堂上沉浮良久的两位小老头,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才一点都不委婉的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感觉被‘威胁’了的皇帝,当场就喷了郑丞相一脸。

随后他便让机要处和吏部送名单上来,他要挑个新尚书。

是的。丞相的话,喷归喷,听还是要听的。

明君嘛,善于听取谏言是皇帝优点之一。

最后挑挑拣拣,选了个政绩中不溜的翰林学士方硕来担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因为挑到的人,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