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严寒(1 / 3)

可惜,天不遂人愿,这场暂时停歇了半天的大雪,从初一开始,下下停停,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十五,才渐渐小了下来。

肃州进入了严寒。

街面上的铺面,和曾经热闹的大集,都停了。

被大雪压塌的民房,越来越多,受灾的百姓都被集合到了县城,郑县令把他们分批安排进了还县学和还未建造完毕,但是勉强已经可以使用的慈济堂内。

好在八方县人口少,总共也就五六千人,哪怕需要安置的人口有十之二三,县学和慈济堂倒是勉强可以容得下这些灾民。

夏兆丰他们这些衙门里办事的人,早就被喊回去安置受灾百姓了,而姚蓉在正月初五那日也已经带着夏安茹去了五味斋暂住。

什么都能耽误,可这军队的干粮却是大事儿,绝对耽误不得。

也好在五味斋的工人都住县衙粮仓,所以哪怕上工还得带个铁锹开路,也没人缺工。

不过就五六百米的距离,没路现铲一条出来都可以。

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五味斋的工人上工!

赵头儿他们几个打井的,也被困在这八方县出去不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又得了衙门的资助,所以便在粮仓门口起了两口灶。ωωw.

灶里头二十四小时滚着热水,既能取暖,进屋的人也能喝口热乎的暖暖身子。

郑二夫人虽是个古板之人,可这古板之人,却也有古板之人的好处。

既然这会儿郑智明都是八方县令了,那救助百姓,自然是父母官必须要做的事儿。

所以作为县令夫人,她每日都会让人往几处安置点送点儿粮米。

送的虽不多,毕竟县衙里头粮食这会儿也缺,每处每日不过两斗米,要说吃饱,那肯定是杯水车薪,但是把米扔进水里头滚着,每日能喝上几碗热乎乎的米汤,灾民们也知足了,说就这光景,能混个肚暖水饱,不冻死在外头就已经很不错了。

五味斋里头,每日也往各处会送去些烤饼包子之类的干粮,东西也不多,基本每户才能得一份。

但是如今出去的路已经被大雪覆盖严实了,粮食已经很难买到,五味斋好歹算是提前囤了粮,所以才支撑到现在,能每日拿出这些来接济灾民,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烧火用的柴草......引火暂时用牛饲料,烧火暂时用了灾民家里头塌房搜罗回来的木料,郑大人说了,以后他们塌房的人家,每家每户盖房子,都可以跟县衙借钱,所以那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