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打听学堂(2 / 3)

问,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好,叶金眼前一亮:“我们打算送几个孩子到镇上读书,想咨询一下哪所学堂最好。”

原来是这样,他还真的不知道。

手上的扇子停顿一下,眼神看向孙掌柜让他回答,看的叶欣瑶非常的可乐。

孙掌故上前:“要说镇上的学堂有好几家都不错,西市那边的永安学堂,夫子是一个秀才,学堂里大概15个学生,夫子的性格也好,只不过他家束脩收的高一点,要10两一年。”

“北市那边有一个西辉学堂,束脩倒也便宜,但是学堂只有一个夫子,而学生却有30多个。”

“还有……”

孙掌柜列举了好几个之后,停顿一下,最后补充:“要说最好的就是整个长青镇的县学,束脩合适,只要5两,而且还有好几个夫子教学,山长更是早年间的举人,而且为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分了甲乙丙三个班,因材施教。”

这所学堂简直是众人理想中的学堂啊,叶金等人眼前一亮,不过随后孙掌柜却道:“不过学堂有几个不好的点,第一呢,学堂不在镇上,不过距离也近,就在青岩山上。

第二就是学堂有提供住宿,但是需要额外缴纳每年5两银子的费用,吃和住都在学堂解决,每逢初一十五放假两天,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不住在学堂,但是必须赶在每天上早课之前到。”

这……

听孙掌柜说完之后,大家沉默了,青岩山他们知道,在长青县的南面,山下有大片的良田,一些是镇上几个地主老爷的,还有一些就是县衙的官田,这里算得上整个长青县最肥沃的土地了。

官田,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县衙的附属田地,官田中的所有收成全都算作县衙的存粮,每个县衙都储存着自己的粮食,以免遇上天灾人祸,以备不时之需。

据说这是先皇想出的主意,那时候天下初定,经历战火之后,百姓民不聊生,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遇上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卖儿卖女,吃树叶啃树皮,好多人都没熬过来,四处尸横遍野。

曾经也是农民的先皇怜悯百姓,免除好些年的赋税,又出台政策,划地给县衙,让衙役兵丁自行耕种,用这些粮食养活了很多人,就算以后日子好过了,官田里的粮食也依旧储存了下来。

不过,现在风调雨顺,并不需要兵丁耕种,所以长青县县衙的官田都是佃出去的。

曾经最困难的时候,叶金也想要要不要去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