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巡抚人选(2 / 3)

只是克扣了点军响,那你都可以回家烧香拜佛了。

孙承宗更是帮他们争取到了他们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朝廷大批的军响。

自关宁锦防线和关宁军组建后,国库里有一半的钱粮要丢进这个无底洞,除了这些钱粮以外,每年还有几百万两的辽响,也全部投入了进去。

朱由校没穿越之前看过一本书,从万历四十八年开始、到天启七年结束,辽东的军费居然高达六千多万两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朝廷每年在辽东军费这一点上就最少投入了七百万两银以上。

可就是如此巨额的军费,等发放下去后,连一点水漂都没看到,好像不存在一样,那些底层的军士仍然吃不饱穿不暖。

在袁崇焕任督师之时,宁远城发生了一场由响银而起的兵变,这场兵变记载的很少,因为很快就被压了下去,最终也没造成什么大影响,但是规模可不小。

>

那些由四川、湖广等地调派过来援辽的军队将城中那些什么官员将军团团围住,声称不补发他们五个多月的欠响就和他们同归于尽。

这些官员和武将看着这些准备拼命的泥腿子终于害怕了,他们平摊到城内各家,急急忙忙的补上了他们半年的军响。

而没过多久,这些闹响的军士就了无音讯了,他们给朝廷的奏报是与建奴交战而全军覆没。

他们以前为了能够从朝廷手中赚取军响,什么养寇自重、扩编军队、虚报名额等,什么把戏都玩过了。

关宁军,这支水的不能再水的军队,在某些人的嘴里一跃成为了大明第一王牌军,成为了抵御建奴的重要军事力量,简直是贻天下之大笑。

孙承宗带出来的袁崇焕更是被吹的更狠,成了大明朝最牛逼的人,比徐达于谦还牛逼的那种,甚至还发出一种言论,袁崇焕不死满清进不了关。

他听到这种话语差点没吐出来,不得不感慨有些人小说写的好啊,歪曲事实、篡改历史这方面做的很成功,冠绝古今,堪称典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这方面都没他这么成功。

朱由校否定了孙承宗后,几位大臣又一连举荐了三人,都是那种极有名望且有知兵之说的人。

但都不是他心中的人选,最后他还是否掉了。

这举荐之人都入不了陛下的法眼,实在是令得他们为难了起来,这种能文能武的人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