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牧群(1 / 3)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朔方郡大河南北支河中间的草原上,密密麻麻地遍布着四十余万头牛羊马驴骡,它们悠哉游哉的吃着青草。

郁射施都骞痛苦地挠着自己本就不多的头发,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地图。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哦,对了,郁射施都骞的头发不插簪子,他梳辫子。

不过这才短短的几天,郁射施都骞已经有了头秃的感觉,虽然他本来头就是秃的。

獯鬻有蓄发梳辫的习俗,喜欢将前额的头发梳成辫子,这样既美观又能防止头发遮挡视线,影响自己射箭时瞄准目标。

郁射施都骞的目光不停的在地图上来回巡视着,眉头紧皱。他桌案上摆放的地图并不是打仗用的地形图,而是草场图,记录着周边可用草场。

郁射施都骞的官职是畜群牧长,听名字就知道专门负责管理牲畜的。

獯鬻大军南下最先面临的问题不是粮食不足,而是随军而来的四十余万头牲畜快要没草吃了。

南边雍贼这帮缺德冒烟的家伙,坚壁清野执行的彻底到将阴山下能用的草场都是能烧就烧。使得大河南北支河只见本来丰盛的草场大半都秃了。没秃的地方则是靠近临河城和广牧城,两座城池周围还有一片比较大的草场。

除非郁射施都骞的脑袋进水了,他才会将畜群赶过去吃草。要是让雍贼给偷袭了,他就得面临郁射施和安残酷的刑罚。

但是这里真的没有几块像样的草场了,四十余万头牲畜每天所需的草料惊人。如果没了草料,死不死另说,奶肯定是没有的。这对獯鬻的后勤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原人普遍认为以为草原人天天吃肉,无肉不欢,以为草原人每次作战,带着数十万头牲畜就是拿来吃肉的。

大错特错!

牲畜之于草原人,如同田产之于中原人。草原人对牲畜是异常珍稀的,轻易不会杀了吃肉。只有在牲畜老死,招待贵客以及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宰杀牲畜。

草原人行军作战的时候尤其如此,军中更是忌讳宰杀牲畜。要不然别说四十余万头牲畜了,就算百万头,也不够十万大军吃三五月的。

带着牲畜主要是为了用骡子驴子来驮运一些不重要的日常所需物品,同时随时随地获取牛乳羊乳以及马奶,这些对于草原人就是最好的食物。

一大碗牛羊乳,一手干粮,比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