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京中必然大乱(1 / 4)

汴梁城万胜门城门楼处,一群人围着三个人站在城头上,向外望着浩浩荡荡、接天连地的唐军。

当中为首的一人身穿金黄色团龙纹章甲胄的中年男子,正是豫国新皇帝魏驷骐。在他左手边的,是豫国新设立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殿前司点检魏华。在他右手边的,是豫国新设立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领朝政张梁。

魏驷骐脸色铁青地看着汴梁城外的唐军大营,气呼呼地说道:“总政大人,这就是你说的唐国愿意议和?”

张梁同样脸色难看,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同魏驷骐说什么,他终于明白王镡写给他的回信上,那句“汝女吾养之,汝勿虑也。”是什么意思了。当初拥立魏驷骐夺取帝位的欢喜,此刻就如同那树枝上的叶子,被寒冷的冬风吹走了。

魏华的脸色同样不好看,心情更是十分沉重。豫国朝堂上,包括新皇魏斯年、太子魏黎在内,整个豫国朝堂都认为唐国的攻势已经结束了。

毕竟在冬天打仗,要比秋天困难得多。冬季作战,首要考虑的就是后勤。后勤中运输是头等大事,冰天雪地中,运输成本极高,征来的民夫们死伤更是难以计数。然后就是士兵的保暖,仅仅是在营地内生起篝火、营帐内点起煤炉是不够的,还要能够保证将士们有保暖的衣袍,支撑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作战。

这就是豫国君臣们想不通的地方,他们不明白,冬天这么恶劣的天气,唐军是如何扛住的,他们真的不怕因为伤亡过大,而引起全军崩溃,战争失利吗?

豫国君臣们当然想不明白,木柴就不用说了,早就被唐军淘汰出了取暖的主力,现在唐军取暖,用的都是烧制好的蜂窝石涅。这类石涅点燃容易,燃烧充分,只要能够保证通风,就能够确保士兵的安全。

同时因为棉花种植被大面积推广,以及养殖毛羊产生的羊毛,使得唐军并不缺制作保暖衣袍的原料。

不论是棉服、棉袍、棉甲,都是唐军士卒必须准备的。当然了,巴蜀之地的保暖袍服、甲胄需求相对小一些。

就在魏驷骐等豫国文武站在城墙上一筹莫展的时候,魏华眼尖地看到唐军投石机阵地上有动静,很快空中就有一个黑漆漆的物体飞来。

魏华赶紧抢过一旁侍卫的盾牌,顶在了魏驷骐的头顶上,同时大吼道:“敌袭!护驾!”

旁边的侍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盾牌,只听“咚”的一声,黑漆漆的物体砸在了一面盾牌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后滚落在了一名豫国文官的脚边。那人好奇地看了过去,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