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砲声震天(1 / 7)

本以为异常艰难,十有八九会有数场恶战,但谁想,顺利地巅覆了袁添钢的认知。

一月前,王镡决定反攻,先遣郎泽卿自灞上大营出兵,直逼伊阙关。而后令河东和河内的两郡兵马南下同豫国隔河对峙。

而那时,袁添钢便已筹划自伊水而下。

袁添钢虽为北人,却自小在渭水、泾水嬉戏,通水性。张松奇将其挖掘出来,训练成了一名水军将领。然后张松奇功成身退,不再过问水军事务,由袁添钢出任水军营将。

幽军水师将卒大都通水性,又在大河中练了大半年,自是练得精熟。何况此次驾的并非战船,而是承重只有五六十料的明轮,更是驾轻就熟。

为免打草惊蛇,袁添钢先遣细作潜入龙门山,顺伊水探查。一直探到龙门镇,才知河关中的豫军早已撤尽,就只在龙门道东端接近香山的龙门镇东城中留有数百守军,以防荆国北侵。

而以防万一,更是将连通伊水两岸的浮桥也一并拆尽,并将百姓的船只收缴一空。

没了桥,龙门山中的山民与伊水水河岸的渔民皆无法将山货野味与鱼虾送到龙门镇内换成粮食,无奈之下,只能迁往雒阳城,或是受晋嵩征召,于伊阙关、龙门道筑城修坝,好挣些糊口的粮食。

至此,伊水两岸荒无人烟,就只西岸约三十里外的龙门镇北城中驻有近千兵卒,但也只是防守龙门山小道,而非伊水。

袁添钢喜出望外,当即令水军驾明轮试水。

龙门山陡峭,山中河段水流湍急,便是明轮逆转可抵消部分冲力,但依旧凶险。

而袁添钢只是顺河道探查了一遍,便想出了办法:凡河道陡利,水流湍急之处,皆拦以铁索,而后于索前置以空船。

拦在河中的空船一多,水位自然升高,上游的流速自然也就慢了。如此这般,足足耗时两旬,废了数十艘空船,才算将河道理顺。

其实这个法子也不算出奇,豫国、沂国但凡南征,必渡淮河,遇到湍急之处,便是用这种方法拦水渡河。此法后来逐渐流传于诸国,为水军将领所知。

如此这般,待王镡自陆浑关出兵,往伊阙关进军的第二日,袁添钢的一千名轮也已然从陆浑县东南约六十里的河湾下水。

而还不待次日天明,两营步卒,两营砲兵已顺流而下,直抵龙门镇浅滩。

已然探明龙门镇空虚,才只一千守卒,袁添钢便留了一半兵力,交由自己的副将统率,他则率其余兵卒,既往五十里以东的伊水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