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商贾自愿挨割,韭菜真香(2 / 3)

钱多,个个身价上万。

等回到大明,利润往各级官员一分。

好家伙!

肯定缩水了。

大势所趋,他们无法抗衡,只能将蛋糕做大,弥补损失了。

亦或者转向长久的利益!

在马六甲建设商铺,就是稳定收益。

朝廷不可能只做一次生意,和西洋的往来会更加频繁。

在马六甲占一个窝,下次随船出海,要容易很多。

“这是我大明的港口,番商穷大明富,多出一点钱难道不应该吗?”

“更何况,没有足够的资金,我怎么替你们办事?”

“难不成凭借一张嘴,前去求情?”

“此事成与不成,还要看造化。”

王守敬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出海少,他就有规划,要建立一座港口。

可没答应商贾们免费入驻!

“好,我等相信知府大人。”商贾们勉为其难,同意了下来。

王守敬欣慰地前去找郑和商议,郑和依旧很为难。

“如果答应了商贾们,他们总要留下亲信看管商贾。”

“下船的人员,最少两三千。”

“朝廷现在恨不得将流落的百姓,全部接回去。”

“怎么可能同意更多的百姓暂留西洋?”

郑和将问题摆在明面上,这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ъìQυGΕtV.℃ǒΜ

商贾们要在马六甲打窝,朱棣还如何割韭菜?

王守敬和郑和看法不同,思路也不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秦皇汉武为了巩固边疆,还采取了移民实边之策。”

“太祖皇帝是如何治理云南的?不也是如此?”

“只有当大明真正地重视了马六甲、旧港宣慰司,才能真正将边疆,扩大到这些区域。”

“朝廷还会再次下西洋,次数不会少,让一些商贾留下,能够为大明巩固海疆。”

“陛下一定愿意看到我大明璀璨的文化,在西洋生根发芽,彻底将这片领域,融入神州。”

王守敬顺势解了郑和的忧虑。

马六甲不是法外之地,也不会有法外狂徒。

唯有遵守大明的秩序,才能够生存。

“好,经商、贸易之事,王副使做主。”郑和勉为其难同意了下来。

王守敬宣布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