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加快火器的研制(2 / 3)

,将宁波府视为精神的寄托。

只要他好好理政,其他州府也会像宁波府一样繁荣、富庶。

朱棣打心底希望宁波府更好。

这才是他治下大明,该有的发展势头。

而不是跟那些处处跟他哭穷的州府一样。

朱棣甚至怀疑,那些州府的地方官,真的有在用心管理地方吗?

所以他让夏原吉,带着直隶、浙江的一些官员,前去宁波府视察、学习。

夏原吉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却无法效仿。wap.bΙQμGètν.còM

宁波府独一无二!

就算朱棣给福州府、广州府安排一个市舶司,也无济于事。

王守敬的地位,无可替代。

以市舶司作为起始,土地改造进行升华,现在转向夯实基础,发展农业、养殖业。

邻近的绍兴府、台州府、杭州府,都被积极地带动起来。

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朱棣怎能容忍自己心中的美好画卷被粉碎?

朱高煦撞铁板上了。

他看到朱高炽和王守敬走得近,心里不爽罢了。

朱棣正准备赶人,朱高炽忽然有话要说:

“爹。”

“志恒对火器颇有研究,宁波府昌国卫、宁波卫汇聚了一批铁匠、铸炮匠。”

“不如让他们试一试火铳、火炮的改良。”

朱棣清楚地知道火铳、火炮的威力。

以后对付元蒙的骑兵,少不了这些器械的帮助。

当初张辅在浙江时,就曾上书朝廷,进行申请。

朱棣准许了,成立了位于宁波的军械所。

但朝廷没有给予任何支持,发展有限。

朱高炽此时提起,必然不会简单。

“让王守敬放心研究,不必有所顾忌,朕期待他的表现。”朱棣给予了绝对的信赖。

“遵旨。”

朱高炽告退后,立即前往工部,索要良匠。

大明军器制造,分为朝廷和地方两种,也分工部和内府。

洪武年间,由军器和鞍辔二局负责。

后来朱棣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定为工部军器局以及内府管辖的兵仗局。

起初军器局没人愿意下放地方,毕竟吃力不讨好。

现在有工部养着,他们的生活都如此艰苦。

到了地方岂不是要脱半层皮?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