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介布衣,真的有机会吗?(1 / 4)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才思泉涌,妙笔生花。

令后世子孙,望尘莫及。

陈济学问渊博,却做不出这样的文章。

正如台上的戏曲所吟唱。

“锦绣词句本从天上来。”

“狂写诗词三百。”

“如何请这妙笔,入我梦中来。”

“我醉倚楼台,翁头请酒正豪迈。”

“持盏行,人间清愁我初开。”

“……”

每一字,每一句。

都很有穿透力。

王勃、李白、苏轼都是天上的谪仙。

陈济、王守敬都是人间的凡夫俗子。

深涧的幽怨,细听可辨。

情感的聚拢,犹如滔滔的江河。

给人留下逝者如斯的惊叹与感慨!

这本是愉快的曲调,充满一种豁达的思绪。

而追逐古人步伐的读书人,能够听出曲外之音。

他们身具人间的灵慧,却无法与天争高。ъìQυGΕtV.℃ǒΜ

一时间,陈济和王守敬的思绪都飘渺起来。

等到一曲终了。

王守敬袖袍鼓荡,好似临风而起。

陈济深深一揖,感慨道:

“志恒的境界,远超于我。”

毕竟这一曲《春涧》,出自王守敬之笔,自成一派。

虽不及谪仙,却也足够在当代独领风骚。

陈济不禁黯然伤神。

“从我入官场起,就没有境界一说了。”

王守敬心怀忧虑,却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任何事,都很难在他心里掀起波澜。

“据说,朝廷已经在议论修书之事了。”

“按照我的估计,明年就会正式地宣告。”

王守敬透漏了一则消息。

“太好了。”

陈济喜气盈盈。

解缙总裁《太祖实录》,成为了朱棣眼前的大红人。

陈济没能赶上这一场盛宴。

而《永乐大典》,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

这是文人实现至高荣耀的一种途径!

为政,需要不断地斗争,揣摩皇帝的心思。

哪有修书纯粹?

这等利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