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布告中外之三(2 / 2)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643 字 11个月前

前开始,大夏各个坊市的一场交易会结束,大伙各自划账,展开清算之后,如果有盈余,商人会收到一张银元票。

银元票一般拿来抵税,偶尔也会拿去送礼,但如果有机会,最终都会换成银元拿回家。

朝廷收税的时候,他们宁愿交铜钱、绢帛上去,如果不够,就会把银瓶、银盘、银碗之类的金银器拿去抵账,朝廷也收。但收完之后,总会叮嘱几句:下次尽量用铜钱、绢帛、银元或银元票交税。

但没人会这么做,傻啊?

朔方军时代定下的十八铢银元,做工精美、重量恒定、成色十足、携带方便,更极其便于计算,私下里买卖货物的时候,不知道多方便。

三十年下来,很多货物的计价单位已经变成银元了——不然的话,你用什么计价?绢帛?那我可要跟你扯一扯幅宽、经纬、新旧、做工了,凭什么你定价一千钱?我说只值八百!

至于铜钱定价,不是不可以,但实在太重了,真不方便长途转运。

选来选去,还是十八铢银元更适合作为计价单位。

近些年,因为十八铢银元存世数量严重不足,海州坊市的一些商人开始自发用第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