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码头(2 / 5)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700 字 2023-04-23

下了灯塔。

码头边,滑轮吊杆小心翼翼地将一桶桶肉脯吊到岸上,然后用马车拉走。

但马车也只是拉一小段,最终还是通过内河小船,一路溯流而上,输往北京,那是才是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

赵凤、何允濂二人来到了码头上,下令打开木桶,取出一块肉。

「这是鹿肉。」何允濂拿刀鞘在上面敲了敲,发出「嘭嘭」的沉闷声响,便说道:「去年冬天的肉了,存在冰窖内,今年发运回来了。」

肉干本来就很坚硬。

后世18世纪时英国人甚至开玩笑这种腌肉干能挡子弹,可能有点夸张了。但风干的腌肉能保存很长时间也是真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国陆军就吃了很多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风干腌肉,几十年的历史了,属实有点过分。

去年冬天制作的风干腌肉,如果妥善保存的话,到现在还不满一年,当然是可以吃的。

老实说,这种肉本身的成本很低。对内务府而言,最大的开支可能就是盐了,这也是他们的主要卖点。

不过也别指望卖多贵。因为唐代的盐极其便宜,只有北宋的几分之一乃至十几分之一。像河中的盐场,并不禁止私人开采,一向是官民共采。夏朝因之,故盐价始终涨不上去,这或许就是唐朝**没有北宋收入那么高的原因之一吧。

「好好的鹿肉,怎么成这副样子了?」赵凤看着硬邦邦的肉脯有些发呆。

「哈哈。」何允濂见多了,笑道:「不这样,如何能够长途转运?驸马若想吃鹿肉,自遣人去捕好了,直沽县水草丰美,我看还是有不少鹿的。」

赵风回过了神来,苦笑道:「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不过······」他清了清嗓子,又兴奋地说道:「肉就是肉。直沽新设,很多百姓穷困不堪,若有便宜的肉脯卖,就能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了。」

「恐怕不行。」何允濂叹道:「北京亦有贫人。廉价肉脯,还是优先运到北京售卖。」「凭什么北京人······」赵凤眉头一皱,不过很快打住了。

良久之后,重重叹了口气,道:「我来直沽四年有余,看着百姓们修建城墙、疏浚河道、改建陂池、开荒种地,其间辛劳,历历在目。唉,何府丞,可否留点肉脯在直沽县售卖?」

何允濂捋了捋胡须,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