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优秀的工匠们和格物研究院(1 / 3)

朱熹从密州盐城回到大名府不到一个月,朱熹的试验场便研制出了新产品。

但这个新产品不是望远镜所需的玻璃,也不是岳云一直催促朱熹尽快研制出来的连发快弩,更不是岳云最期待的手榴弹和地雷。

这两个新产品是岳云一心想要建立的盐城特区非常需要的东西。

没错,朱熹的试验场研制出的新产品是水泥和红砖。

而让岳云意外和惊喜的是水泥和红砖不是朱熹研制出来的,而是试验场里面其他工匠研制出来的。

一个多月前,岳云便把他所知道的关于烧制水泥和红砖的一些东西告诉了朱熹。

如今朱熹身上有一堆岳云布置的研制任务,精力和时间有限,更何况岳云将治下最优秀的铁匠、瓦工、泥匠、木匠等各种工匠聚集起来,全部交给了朱熹使唤。

所以,朱熹并非独自一人在做这件事情,他同时将相关知识和岳云所说的一些东西教给工匠之后,工匠们也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实操经验自己琢磨、摸索。

水泥和红砖各有七个工匠负责研制,他们在试验场修建了民用工坊,试着烧制。

水泥只要知道了方法,其实烧制很简单,由石灰石混合百分之二十五的黏土烧出来,便成为水泥。

岳云记得后世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水泥有一段时间紧俏时,有不少人家自己烧。

但前提是你得知道百分之二十五的这个比例。

岳云毕竟是黑老大和企业家出身,不是化学博士,隐约记得水泥是由石灰石混合黏土烧制而出,但这个比例他是不知道的,朱熹带领工匠们需要摸索研究的正是这个比例。

红砖相对要复杂一些,是以黏土、火岩、煤矸石等为原料,并且将这些原料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

当然,这其中同样有比例的问题。

再经过干燥后在九百多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

这是后世的红砖烧制方法,试验场的工匠们在拿到岳云给的秘方之后,最大的困难除了比例之外,便是九百多度的温度,这一个多月以来想了不少办法才克服这个困难,张于将红砖烧制了出来。

岳云当即下旨,任命烧制出红砖和水泥的两名工匠为从八品的官职,并且各赏赐五百两银子。

同时,岳云还下令成立格物研究院,朱熹为正五品的院长,这些工匠自然都隶属于格物研究院。

岳云特意耗费了两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