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费姜自认不如亮(1 / 3)

【张绣】:到底是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

【贾诩】:情理之中。

众人毫不意外。

如果诸葛亮能从益州找出一个挑大梁的,肯定轮不到姜维来北伐。

征集十万大军南下大败,曹爽退回洛阳后,必然要以更加残暴的态度,来稳定他的统治。

这个时候,的确是蜀汉北上的好机会。

姜维身为幼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北上的机会。

【李儒】:只是,姜维似乎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运气,明明是得到了司马懿不在的天时,偏偏却又算是失去了天时,最好的机会,结果现在掌权的人——

【张绣】:不,就算姜维北上,也不可能隔断曹魏与西凉的联系!

其实,在姜维选择与羌胡联合的时候,姜维的计划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因为蜀汉缺乏骑兵,想要短时间深入曹魏腹地并不容易,相反,姜维选择联系的西北的羌胡南下更容易。

但羌胡,并不会像姜维一样占据地盘,而是直接扫荡掳掠一番,继而短时间占据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北归。

这个时候,无论姜维选择的派兵去接管这些地方,还是不管不顾,对蜀汉来说,损失都不可避免。

因为,接管这些地方,就必然要想办法建设,还得支援这些地方的难民,让这些地方的人能够稳定下来,这样蜀汉才能稳固这些地方。

可,要是选择不接管这些地方,那姜维面对的情况将会更严重。北方南下的难民,会冲城。

曹魏也可以趁机混入大量的细作,甚至利用这些难民来攻打姜维拿下的城池。

如果选择抵制拿下难民进城,甚至动手,那接下来蜀汉攻城拔寨的难度,将会几何式上升,百姓的抵抗力度,也会愈发猛烈。

关中和蜀中经过诸葛亮十几年的北伐,对那些家中有当兵的,本就是血海深仇,如果再加上对难民动手,这个仇恨,将会再度上升。

【黄权】:后勤,跟不上。

别看有木牛流马这种东西,蜀汉可以大量节省在途中的损耗。

但木牛流马打造困难,行动速度也十分缓慢,蜀汉能拿得出手的有限,运送军粮就很困难。

每次诸葛亮出征,为啥都选择在粮食快要成熟的时候北上,而不是等到秋收之后?

因为运粮,远不如直接在魏地内收割粮食。

诸葛亮每次出征都避免不了要在曹魏境内抢收百姓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