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刘备自忖利益先(1 / 3)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留下割发代首美谈的人是——”

【a.曹操】【b.刘备】

【c.孙权】【d.关羽】

“请两位,回答吧,记住,只有一次机会。”

姜维仔细地叮嘱道。

这题目的迷惑性挺大的。

尤其是其中一段引经据典的事情。

众所周知,关羽是世界上最喜欢看《春秋》的人,经常挑灯夜读,把眼睛都看近视了。

如果没有认真思考的话,基本上了解关羽的人,就会直接将关羽代入到那个执法官中去。

然后选项中又有刘备。

人往往会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

一个不注意,就会直接选择自己的第一印象。

看着选项,曹真和廖化都沉默了,第一印象太过于明显,不敢选择,也不想选择。

机会只有一次。

【孙十万】: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肯定是刘备或者关羽啊!

孙权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也会在上面。

江东一向不缺粮草,因为江东打仗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胜利,或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然后掠夺对方一大波的粮草。ωωw.

少有的几次败仗,也都是在攻打江夏黄祖或者合肥的时候。

背景中也提到过,是在率军出征的过程中,他孙权率军出征机会不多,也就是在江夏和合肥这两个地方。

赤壁他都没有去过。

而出征江夏,那时候他是坐拥江东六郡,打一个江夏,只需要出动一郡的兵力就足够,用不了多少粮食。

打合肥,主力则是各大家族将领的私兵。

粮草对江东来说,倒是不怎么缺。等到夷陵之战后,孙权称王称帝,就算有出征的机会,也不可能下达各种斩首的命令了。

帝王有帝王的威严。

相反,曹操和刘备就不一样了。

曹操一直都在缺粮的路上,永无止境,即使曹操最早开始了屯田。

而刘备缺粮的日子,就是在徐州以及新野的这一段时间。

只有这个时间段,刘备有着自己稳固的地盘,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各种掣肘,尤其是新野的时候,粮草完全受到刘表的控制。

【孙策】:关羽什么的,就算了吧,一看就是凑数的。

【孙十万】:非也非也,关羽怎么能是凑数的呢,要知道,刘备可是一个很严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