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应天到京城的铁轨(1 / 3)

唐学志返回京城前,命令人在应天、大沽港等地,建造几个能够供大型战船停靠的港口。

将来方便大兴朝兵力投送。

长生岛、皮岛、济州岛、琉球、九州等地也要建设能够停泊大型战船的港口。

新年后,明朝迎来了大兴元年,冰雪融化,大地复苏。

永定河两岸,一片生机勃勃。

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折服,被唐学志解除了舒服的几十万新平民涌入庄稼地里,开始了辛勤劳作。

而他们种植的就是唐学志在海峡岛改良过小麦。

土豆和红薯作为搭配的辅助粮食,占总耕地的一成。

改良过的玉米,也占了总耕地的一成。

玉米虽然产量不如小麦,但利用率却非常高,尤其是玉米杆子还能作为牲畜的饲料。

济州的养马场,最多只能承载五万匹战马,而唐学志对战**需求远不止几万匹那么多。HTtρs://Μ.Ъīqiκυ.ΠEt

即便是土默特已经成为他的马场,但唐学志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草原诸位部还没彻底归附之前,他不可能将战**供应全部交到他们手上。

燕云十六州作为古华夏传统的战马供给地区,从去年起,唐学志就下拨一百万两,这些地建二十个育马场,以满足大军的需求。

昨年,张三顺击败察哈尔和土默特后,从草原带回来一万匹种马和两万匹战马。

如今,骑兵已不在是虎贲军的专利。

近卫军也有四成兵马,需要改成骑兵。

也就是说每个旅得有四个骑兵营。

八万近卫军,战马需求总数在四万左右。

其他几个海外驻军,也需要补充部分战马。

辅军,辎重队,对马匹的需求,非常大,所以,他们迫切扩大战**培育。

但在长城以南,他们不可能将太多的耕地划归马场。

更不可能像蒙元那样,将耕地改为草场。

马匹吃的东西,主要还是靠农作物,譬如稻草、秸秆以及大豆等等。

不过无论是稻草和秸秆,都不如玉米杆子。

海峡岛的工匠还发明了一款蒸汽机,只需将收获的玉米杆子,塞进机器内,就能做成颗粒状的马饲料。

保存和运输非常方便。

如果是有营养的牲口饲料,则只需连同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