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卖炭翁(1 / 3)

临州近年来最盛大的文会,最终夺魁的居然是一个京城人士,这可乐坏了京城的文人们,要知道江南文风盛行,各大文会里北方文人基本都是被碾压的,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北方人在江南学子的主场夺魁,可不让人高兴吗?

之后这位唐白先生在临州君又来酒楼的几篇佳作再次传来,更是名声大震,一时间,连崔家天才崔永康都显得黯然失色。

特别是那“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对联,据说已经被青山书院的院长借去,要拓印一份挂在书院中,连国子监的黄祭酒也亲笔写下这副对联,挂在了国子监门口。

可当众人深究这人到底是谁时,不免都瞪大了眼睛,一个妇人?名叫唐白?这是谁啊?这京城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位才女?没听说啊。

随后在大家一点点的深挖之下,这唐白先生的身份才慢慢浮现出来。

自那以后,原本就门庭若市的太白书坊更加热闹了,前些日子,甚至有数十名学子堵在店里非要购买唐白先生的诗集,可太白书坊哪有这东西。

最后还是林默予出招,将黄祭酒的陈年诗集拿了出来,才解了围。

而今,京城文人里,不会背《临州好》《前不见古人》这两首诗的,都不好意思出门。

而林默予手中的两话本是毕绍棋被捕后,唐忆雪在临州多逗留的那十日写得。

那十日里她不仅一连向圣上写了三道请安折子,道道都提及此事,同时也写了两则故事,分别让人找京城和江南的说书人在各大酒楼茶馆里讲,还特地言明了要间隔一个月的时间。

两篇故事写得比较隐晦,原本唐忆雪想着先让这故事家喻户晓后,等毕绍棋的案子呈到宗正帝那里,正好闹开了,这样或许能为毕绍棋争取一丝清明的机会。ъìQυGΕtV.℃ǒΜ

具体有几分把握,唐忆雪不敢说。

但这是她最后能为毕绍棋做的事了。

林默予速度极快,两日后唐白先生的第一篇话本《卖炭翁》就横空出世,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文秦巷里加印了三四晚才有所缓解。

这《卖炭翁》的故事写的是一农家子,自小聪慧,为了光宗耀祖改换门第,举全家之力送他去读书,这农家子也极为争气,十三岁时就考中了童生。

可随后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实力不济,考秀才时一连考了十场,都没有考中,三年两考,足足蹉跎了十五年。

因为科考的事,家里被掏空了,娶不到媳妇,兄长们纷纷要求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