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升官赐服 (二合一)(1 / 5)

>

“宇通志!向北居然还没有放弃?

坐在末席的林侍读学士谦,此刻满脸的不可置信,心中震惊感受简直无以复毕竟《宇通志》这个天坑,当年就是他给沈忆挖下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最开始谦压根就没想过,这本书有一天能修成!

后续谦是看到了沈忆的坚持跟努力,也看到了此书修成的希望但出镇山东治水,没有了林院跟东阁这般修书环境,几乎等同于半途而废的放弃就算是沈忆而不舍,不愿意放弃修书,想要成书至少得回到京师等个三五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两年时间此书修成了!

与谦同样震惊的,还有阁臣高,他离沈忆的距离更近,带来的冲击力就更大想当初沈忆离开东阁,出镇山东治水之时,高给出的赠言是文人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

治水功成,算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国子监讲学立言,受限于传播范围跟深度,仅仅只能算半个可如今再加上修成《宇通志》,便达成了指南沈忆做到其二,仅剩下最后用时间来检验的立岂能不让人震?

随着愈来愈多的官员发现是《宇通志》,连远在承天门远处的低级别地方官员,都舌不“诸位,宇谦是不是正统六年,引发皇明朝各种大臣下狱,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复原职,更像是一种皇帝跟权臣惯用的打压手段可身为林清贵被革官除职,整大明开国先例所以哪怕偏远州府的地方官员,均是有所]“没错,就是那本宇谦,号称大明地理总心,修卫反止市之同,开市根本无法成书“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对此书最好的写照由此可见,对编者的学识底要求之高,否则如何描述出来大明的万里江山!”

“这么一看,沈侍读学十直乃旷世之才,治水间隙能修著完此书”

“三元及第,六元首,岂是浪得虚名?”

种种议论声音,哪怕负责纠察官员言行举止的御史,都无法控制住场面,只能听之任之御座之上,明英宗沈忆看着眼前的《宇寒》,同样有些惊不已任谁都想不到,沈爱没有准备朝贺祝词,却给出了一个更大的惊喜“杨泽,此书修成了?”

沈忆用着将信将疑的语气问了一句要知道当初可是五六位林修书,用时三年才呈递上来一本狗不通的“高仿版寒河凭借一人之力,中间还出镇地方治水,两年时间能修书成功?

“回下,臣修完了宇寒!”

没有丝毫的迟疑,沈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