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粮食危机(2 / 3)

内法,只对外邦之人好,却对自己人残忍的学问,打算弃儒从理,寻个生计奉养父亲和母亲。”

徐坤说说话间,忽然忍不住怒火道:“凭什么外邦学子来学儒,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事事优先?

我们大宋学子却要饱受他们压迫欺凌、为了参与科考四处举债借钱?劳累父母?

这里到底是大宋的国土,还是外邦的地盘?既然要对外邦之人仁德,那为何不先对自己人仁德?孩儿想不通,更是无法接受!”ωωw.Bǐqυgétν.℃ǒM

说罢,徐坤深深看了一眼鬓角发白的老父,加快了前往玉清山庄的脚步。

心中无声道:父亲,这些年您辛苦了!以后的余生,便换孩儿来奉养您吧!

“这……”

徐大叔愣愣的看着自己儿子的背影,心中一阵五味杂陈。

其余百姓则更加坚定了让孩子学理的信心!

至于一些自知无法金榜题名的学子,受了济民报的思想洗礼后,或发自内心,或为了逃避,也纷纷赶往了玉清山庄。

这使得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玉清山庄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胡铨得知消息后,也禁不住意动起来,不过却被好友朱胜非给劝阻了:

“邦衡,就算你要去也不能如此去,没几日便是秋闱了,不如我们金榜题名后再一起加入理门如何?”

“藏一,你也有如此想法?”胡铨一脸意外的看着朱胜非。

“恩。”

朱胜非点头道:“济民报上说得对,儒术治国之下,官员数量每过十几年便会成几何式暴涨,增加国家和百姓负担,当百姓无法承受之时,便会出现国之将亡的乱世局面。

能救国的唯一办法便是严明律法,以法理治国!”

“君子所见略同!”

“哈哈哈……”

胡铨与朱胜非相视一笑,随即便十分默契的回房读书去了。

他们一个贫民、一个**籍的小商人家庭出身,能进入太学靠的是惊人的才学和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对于金榜题名都颇有信心!

……

孔端友万万没想到济民报短短时间内会对儒门产生如此之大的冲击,更没想到他赠送留学生美女丫鬟陪读之事会他孔家的声名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连儒门弟子都选择了背叛。

气得躺在床上的他一把就将药汤砸在地上,怒骂道:“叛徒,这些不识大局的儒门叛徒,统统将他们革除学籍,驱出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