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重开言路(2 / 3)

若我们发现了问题不及时拨乱反正,反而去阻塞言路,对官家报喜不报忧,那问题如何解决,我大宋江山如何千秋万代?”

“若因风闻奏事而导致朝堂再次大乱当如何?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王黼怒瞪江辰。

“朝堂大乱的根本原因是党同伐异,与风闻奏事无关!因此便阻塞言路,实在是舍本逐末,矫枉过正了。”

江辰摇头否定。

“不错,自古以来,凡是阻塞言路,必定会造成奸臣当道,朝纲败坏的乱局!实不可取!”

御史陈次升和龚夫等人齐声点头附和。

“臣等也是这般想法,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君子岂畏人言?”

李纲和梅执礼等人满脸正气的出列赞同。

“好一句君子岂畏人言!说得好!两位大人满身正气,下官敬服!”

江辰对李纲几人友善的点了点头,随即对宋徽宗奏请道:

“官家,对于蔡相的担忧,微臣认为完全可以另选一个与朝堂诸公互不从属的机构,对御史台的奏谏进行核实,如此便两全其美了!”

“与朝堂诸公互不从属的机构?”

“那便只有皇城司和杨戬的锦衣卫了!皇城司明显不合适,那么……”

百官们闻言,瞬间明白了江辰的意图。

“你这是给杨戬争权来了?”

蔡京一脸冷笑,发对道:“锦衣卫已有监察天下商人之权,再加以监察审核百官之权,那岂不是要取代三司了吗?”

“非也!”

江辰摇了摇头,反驳道:“锦衣卫非是监察审核百官,而是核实御史台的奏谏,避免出现蔡相担忧的情况发生。”ωωw.Bǐqυgétν.℃ǒM

“若只是如此的话,老臣赞同江少卿的提议!”

何执中点了点头,说道:“锦衣卫自成立以来,查处不法商贩皆有理有据,朝廷上下,乃至民间百姓无不交口称赞,感恩官家设立此机构维护民生。

除此之外,锦衣卫独立朝堂之外,与朝臣无有利益瓜葛,审核起来也会少了许多掣肘。”

“臣等附议,”

“请官家重开言路,清明吏治!”

除了蔡京一派的官员,其余文武百官都齐齐站了出来。

御史台从属于枢密院,对于他们这些不依附蔡京的人来说,无异于悬在头上的一把刀,所以他们都对此事乐见其成。

蔡京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