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中山公、开国公(1 / 5)

,皇明皇太孙

对于勋贵集团,该处理的肯定是需要处理,可不能让一些人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需要让大明朝的武勋集团有着一定的活力,这样也可以保证文武之间的平衡。

更何况一些武勋也确实不像话,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和文官走的太近,那确实只是让皇帝不太乐意,稍微的有些犯忌讳而已,皇帝说不定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对于一些贪赃枉法,或者是那些嚣张跋扈的勋贵,那就不需要太过客气了。

毕竟现在很多的勋贵也只是仗着祖辈的功劳,处理这些人自然更加不会心慈手软。

和老朱讨论了一些事情,朱允煐也算得上是心里有底了。有些人或者说有些事情,这个时候也是时候整治一下了,当皇帝的还真不能只是一个老好人。

现在去处理一些武勋也是时候,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明朝不可能对外大规模的用兵。既然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自然也就不会担心闹出什么风浪,或者导致朝中无将。

中山公徐辉祖知道自己肯定又要做些事情了,虽说他只是副帅,但是好歹也是在高丽打赢了。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随着大部队班师回朝,可以享受到无尽的风光,以及论功行赏。

但是谁让他是大明朝的国舅爷呢,谁让他是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子呢。皇帝这个时候急召他回京,肯定是因为有什么事情,自然也就不能耽搁了。

至于说风光什么的,那其实都不算重要,皇帝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ωωw.Bǐqυgétν.℃ǒM

对于徐辉祖的回京,不少文武百官也都纷纷知道的消息,这个时候自然也就让人更加浮想联翩了。毕竟这段时间朝野上下各种消息传出,现在堂堂武勋第一人回到了京师,这要说没点事情发生,估计谁也都不会信?

看小说上

其他人在想些什么和徐辉祖起来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是刚刚人到中年,但是徐辉祖也早就习惯了一些事情了。毕竟他是中山王的嫡长子,从小就是被无数人关注的,这也让他更加的谨慎,不想坠了父亲的威名。

不太在乎虎父犬子名声的也有,比如说络腮胡的常茂,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反面教材。

大咧咧的拍了拍徐辉祖的肩膀,常茂咧着嘴大笑,“大侄子这是回来了!这也是一年没见着了,咱这大侄子看着精瘦了不少,估摸着是在高丽吃了苦。”

徐辉祖是有苦难言呀,他也算得上是和常茂时候就认识。以前明明就是平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