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自己的选择(1 / 5)

洪武皇帝无疑是尚武的,根本不需要什么犹豫,这从他结束了乱世、建立了大明就可以看出来。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基本上就没有不尚武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不能带兵的。

被一些人认为是流氓皇帝的刘邦,他的优点可不只是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他也没少带兵、亲上战阵,顶多也就是这方面的天赋和能力不是最强。

而作为外戚的隋朝文帝杨坚,很多人说他篡了北周的皇位,他也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平司马消难之乱。北宋的赵匡胤就不用说了,出身行伍的他成为后周大将,才能有机会篡位。

洪武皇帝尚武,英示皇帝实际上也是尚武的,顶多也就是没有什么天赋而已。

这两代帝王培养的接班人,此刻一身金甲金胄,虽然看起来稍微的袖珍了一点,这是童装版的甲胄。但是根本不要紧,小小朱此刻就是威风凛凛的坐在马背上。

小小朱看着校场,严肃问道,“曹国公,那银袍小将是谁?”

曹国公李景隆看过去,立刻回答,“启奏殿下,此人乃俞通源之孙俞宗。”

小小朱仔细想了想,问道,“可是那河间郡公之后?”

李景隆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正是。”

河间郡公俞廷玉,这是老朱早期极其重要的力量。当年老朱准备夺取江南地区时,苦无舟船天堑难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俞廷玉带领水军来投,并攻取太平等地,协助老朱建立了根基。可惜他战死沙场,被追封为河间郡公。

而他的两个儿子俞通海和俞通源也是很出息。俞通海官至相当于宰相的中书省平章政事,不过同样战死沙场,时年只有三十八岁,而且还没有子嗣。

所以俞通海的俞通源弟弟承袭官位,老朱当年追封俞通海为虢国公,封俞通源为南安侯。俞廷玉的幼子俞通渊,为越巂侯。

感念俞家当年的功绩,老朱在位期间对俞氏封赐五十四次,除俞通源封为南安侯之外,俞氏还有另外二人封侯,俞家也有一将二相三侯的说法。

不过大约十年前,俞通源早年卷入胡惟庸案,虽然他已经身死,不过还是爵除。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俞通渊被老朱以率师讨建昌叛贼,在越巂筑城为功劳封侯。

不过这俞通渊也是小错不断,所以失去了侯爵,现在在高丽打熬想要复爵。

徐膺绪这个时候则说道,“殿下,越巂侯坐累失侯,其长子俞翊壮年而亡,次子俞靖重病,尚余幼子俞端在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