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轻重缓急(1 / 5)

武勋们有着武勋的一些想法,实际上和朱允煐看似没有太多的关系,他只需要做好皇帝的本分就好。其他的事情,也不需要朱允煐在这些事情上太过在意了。

在皇帝的位置上,朱允煐需要做好自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而那些个武勋们,在他们的位置上自然也不能坐享其成,他们在享受着荣华富贵的时候,也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各司其职,这就是朱允煐现在的一些要求,说起来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而已。

现在就有不少人在努力,比如说李景隆在努力的尝试着想要去让皇太子殿下了解一些事情。

虽然小小朱还算是有些天分,起码比起朱允煐有天分,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武皇帝。但是大家其实也明白,小小朱也就是相对来说有天分而已,不代表他就可以成为惊才绝艳的一代军神。

更何况年龄、见识有限,所以一些个比较高深的东西,小小朱也是很难理解的。

“表伯,这么说来武勋考评,也就是个过场了?”小小朱很不高兴,说道,“武勋都是沙场建功,都是统领千军万马,这骑射功夫,哪能这般含湖!真要是咱说,好些人坐在马背上,也就是不摔下来,这还如何去统帅军卒!”

对于小小朱的不高兴,李景隆耐心的解释着说道,“殿下,历朝历代,也都有武勋在天下呈平后怠惰不堪,不少武勋也要失去血性。蒙太上皇陛下、陛下隆恩,念宿将有功蒙荫子孙。”

小小朱好像明白了,说道,“咱也明白,曾祖和父皇就是要给那些武勋好处,他们于国有功,咱自然不能小气。他们有大功,咱就筹功。只是他们的子孙不成器,那也不叫个事。算了,咱不管这些,咱去盯着就好。”

李景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当今天子就是年少时好武。只是当今天子有宿慧,所以很多的道理也都是明白,根本不需要其他人去提醒,当今天子就能明白。

可是现在这位太子殿下,哪怕两代帝王言传身教,可是有些道理未必能够完全理解。

所谓的武勋考评,这还真的不是什么武举,不是要去挑选武将之类的。

李景隆这个时候继续说道,“殿下明鉴,武勋考评虽多有宽宥,只是武苑进修才是根本。国朝勋贵子弟有出息者,多要入武苑,方能出任一职、统领军马。国朝各地卫所指挥使,也多是要入武苑。武苑之重,国朝军伍根本!”

李景隆这么说肯定是夸张了一点,他自然是希望武苑的分量更重一些,毕竟他统领着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