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皇帝、太子,责任(1 / 5)

徐膺绪激动啊,皇太子仁德,自然也饿就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有着明君的潜质。皇太子这么英明,这不只是徐家之福,这也是大明江山社稷之福。

不少的文武百官也是差不多这般心思,皇太子现在表现出来的仁德,值得他们有更多的期待。

只是他们也是在期待着,期待着皇太子不要像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一样。在这两位皇帝手底下,绝对不是什么轻松地事情,对于不少人来说这甚至是一些折磨。

暂且不提俸禄不高或者工作太累,主要是太没有保障,这两位皇帝过于严苛了。再者自然就是这两位皇帝大权在握、独断乾行的,很多人的抱负都没办法施展,只能兢兢业业的去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了,这就郁闷了。ъìQυGΕtV.℃ǒΜ

只是这个时候的徐膺绪,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他可是得到了皇太子的一些提示。

在大家再次为皇太子的仁德歌颂后,徐膺绪说道,“启奏陛下,羽林孤儿军多有朝廷抚恤,羽林孤儿俱以京营管束、演习,诸多羽林孤儿感念朝廷恩德,俱有报效朝廷之意。”

李景隆觉得有点不对劲,明明是我武苑学子去高丽建功立业,怎么就成了羽林孤儿了?

这可不成,羽林孤儿那是太子班底,甚至好些個挂职在羽林孤儿的将校,都是一些勋贵在挂职,基本上也都是一些顶级武勋子弟,以及真正的东宫班底。

李景隆觉得自己必须要站出来,要为武苑争取一些待遇和机会,“启奏陛下,羽林孤儿多是少年,更有诸多幼童。虽说有精兵强将教导,以京营训练为佐,但是羽林孤儿到底是少年居多。”

刑部尚书暴昭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曹国公所言有理。羽林孤儿虽多是以军卒训练为主,但是到底年少,且未经战事。”

就在这个时候,小小朱不高兴了,向前一步说道,“本宫以为,羽林孤儿虽幼,拳拳报国之心可彰日月。少年郎,也多改历练。羽林孤儿营日壮,多有孤幼入营,成长起来的少年,也该报国、沙场效力。”

这也是事实,羽林孤儿营的少年郎们在不断成长,有些确实也是少年郎了,也可以正式从军了。

现在也有不少孤幼继续入营羽林孤儿。按照一些人的计划,成长起来的羽林孤儿营少年,长大了就去卫所,这也是一个出路,这也是不坠太子恩德的表现。

但是现在就有点不同了,有些人难道是想着将羽林孤儿整军的送去高丽?难道真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