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利弊(1 / 4)

嗯?

不能苛待大民子民,要不然就要被法办?

但是其他地方的子民要是被苛待了,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到底是常十万的嫡长子,常遇春这个杀神的儿子也是有样学样了。大明的子民不去辽东,我就从海外弄人过去开田,这就不会有悖太上皇的旨意了!

咱家的船不只是要带着香料回大明,还要将南洋的青壮带回来。管他们是不是愿意,带回来去开田了再说!

有些话就不用说明了,一旦说的太清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情。大家在这个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好,大家在这个时候就当做没有听懂太上皇的旨意就行。

有些事情先做了再说,既然太上皇是默许的,皇帝也是装聋作哑的,那就可以先做了。至于说到时候惹起文臣的弹劾之类的,这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根本不需要在意。

先不说这是有着太上皇和皇帝这两位人间至尊的默许,再者就是这么些年下来,武勋做的一些事情,不知道被文臣弹劾了多少次,也不在乎一次。

说到底就是不会苛待大民子民,那些化外之民被苛待什么的,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朱允煐自然是觉得有些好气又好笑的,他编好的剧本,准备是按照剧本继续演下去的。

可是他的爷爷先跳出来了,他的舅舅在这个时候也不按照剧本来演戏,这些喜欢改剧本的长辈让朱允煐这个导演看起来被置身事外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虽然剧本可能是有着那么一些变动,不过结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这对于朱允煐来说也就足够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讲完对他来说就行了。

朱允煐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他知道这是大家对他的保护,是将那些骂名给承担了。哪怕这些主意是朱允煐出的,可是一旦惹起不少的非议,朱允煐就是要被置身事外的。wap.bΙQμGètν.còM

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朱允煐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不在乎虚名是真的,可是如果名声好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对于朱允煐来说,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提前告诉一些亲近、可靠的人,也好在接下来执行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真正要说起来,朱允煐这个皇帝不只是有着一系列的野心,也是比较‘虚伪’的。如果能够里子和面子都有,他肯定不会有半点反对的意思,这就是朱允煐、这就是英示皇帝。

徐辉祖等人对于太上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