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活该(1 / 4)

朱雄英如今已经二十岁了,他就算是在这个时候登基,其实也算不上年少。君弱臣强这样的事情,似乎是不需要担心的,不需要担心权臣或者外戚干政。

毕竟现在的情况来看,厉害的、有资格干政的外戚,也都已经死了。

徐达早就过世了,朱雄英的外祖父常遇春更是早逝。李文忠原本也算得上是有一定资格去干政,但是现在也过世了。

所以这三大看起来最有资格干政的皇亲国戚,都是二代出马了。不管是徐允恭、常茂还是李景隆,他们都没有干政的资本。更何况,他们也都是在朱雄英的账下效力。

文臣方面的第一功臣李善长根基被挖空了,现在还在中风,说难听一点是在等死。作为一个丞相胡惟庸,早就被抛尸荒野了,连个给他收尸的人都没有。浙西文人集团的领袖刘伯温,也早就过世了,现在的朝廷也没‘文臣领袖’。

这么看起来的话,大明现在好像还真的没有权臣生存的土壤,老朱似乎也可以安心一些了。

只不过老朱是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他还是会担心有些事情会超出他的一些预料。外戚或者文官是没有干政的可能,但是那些武将们现在就难说了。

对于当初那批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人,老朱自认为还算的上是比较了解的。

汤和老了,但是在军中还有一定的威望。要不是汤和的女婿鲁王朱檀已经过世,老朱会想得更多。到那个时候,老兄弟能不能善终这也就难说了。

冯胜就不用说了,这个宋国公现在是在东瀛不假,但是冯胜的军功从来都不缺。而且此前几次三番的秘密会见女婿周王朱橚,这就由不得老朱不会多想一些事情了。

更何况还有蓝玉这样的骄兵悍将,那些人怕老朱,对大朱也服气。可是现在小朱上位的话,那些人未必就会那么的服服帖帖了。更何况现在的大明,好像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开国悍将了。

琢磨着一些事情的老朱在想着,想着如何保证他的宝贝孙子平稳的接手一些事情。

徐允恭、常茂,这是朱雄英的绝对铁杆、盟友不需要担心。李景隆的话,应该也可以算得上朱雄英的心腹。但是这些人太年轻了,好在还有一个颍国公傅友德,这是一个悍勇忠直的大将,可以让朱雄英平稳掌控军权。ъìQυGΕtV.℃ǒΜ

再想想看,其实现在大明还活跃在朝堂、军伍的国公,基本上都是和朱雄英有些牵连。诸如康铎、胡大海这样追封的国公,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在意了,没什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