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永王的野望(1 / 5)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190 字 2023-04-14

>

1674年12月28日,宁州城。

大明王朝的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汉晋宗藩裂土临民,犹如独立藩国;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

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当年太祖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太祖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元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

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效彷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今。

但靖难之役后,永乐帝开始强化中央集权,并以己为鉴,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和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不得私自与朝官见面,未经宣召不得入京,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的局面。

然而,永王朱慈炤自二十多年前就藩云州以来,完全打破了大明藩王的所有禁忌,受封而锡土,列爵而临民,食禄而治事,设官而理政,甚至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兵员万余,而且装备精良,战力冠绝极东。

虽然,永王对于“不得私自与朝官见面,未经宣召不得入京”这两条规定尚未触犯,非不为也,而是情势所致,不得为也。

因为,十余年来,朝廷曾数度宣召永王前往南京陛见,但均被朱慈炤以“身体不适”,“边疆不靖”,“土人做乱”等种种理由推脱,坚决不往南京一行。

甚至,在朝廷一度颁布皇帝谕旨,直接要求永王移藩大陆,并派出相应官员接收云州镇时,更遭到永王的武力抗拒和驱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永王所据的云州、镇州、苦叶岛三处主要领地,已拥有人口近七十万,加上其隔绝大陆的地理形态,俨然已成为割据一方的独立藩国,对大明朝廷,既不听调,也不听宣,自成一统。

然而,永王朱慈炤的野心自然不是做一名割据自立的藩王,曾经遥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