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6 逃荒一家人(60)(1 / 3)

>

一夜之间,大钟朝的文武班子意外凑齐。

至于苗同初和几个儿子是如何劝服当初的老同僚们,不必多言。

一边是昏君无道,一边是神助大钟。

该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数。

接下来的造反工作要怎么开展,不用七杀指手画脚,多的是专业人才。

她只需安安稳稳呆在永阳,就是大钟的定海神针。

原阁老高灏,也就是高慕刚的三叔祖,被亲眼看着长大的昏君伤透了心。

待伤势稍好,含恨写了篇雄文,《讨石烁檄兼告天下书》。

石烁,就是昏君的姓名。

文章用词犀利,文采斐然,历数昏君十八罪状,盛赞天佑大钟,号召百姓弃暗投明,另择仁主。

高灏在士林间声名极盛,文一出,便被四处传扬,天下皆知。

这其中苗修也用了点手段,他在搞宣传上是把好手。

001叹道:“这就是铁粉回踩的后果。”

七杀:“自作自受。”

001:“高灏这篇文章,抵得十万大军!”

七杀:“不止。”

确实不止十万,而且能起到的作用,远胜粗暴的武力摧毁。

因为它给大钟带来了一样很重要的事物,民心。

换言之,此文如同射向昏君的利箭,掀起了推翻大思的浪潮。

各地反王纷纷响应,无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都造成了浩大的声势,仿佛大思马上要完蛋。

七杀通过神识看到,昏君急得吃不下睡不着,连李贵妃都无心宠幸了,逼着大臣们想办法。

但此时还留在朝中的大臣,基本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吃喝玩乐、阿谀奉承有一套,干实事却全都抓瞎。

昏君再怎么发怒,他们也拿不出什么计策,又怕被砍头,悄悄跑了一批。

气得昏君打杀了几个素日喜欢的小太监。

大思日薄西山,大钟却日益兴盛。

每一天,都有文人慕名来投。

而随着永阳的降雨,附近几个县的百姓、流民也仿如看到了生路,呼朋唤友,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