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大秦女皇(33)(1 / 2)

>

若是刚从坤元界出来的七杀,听到秦始皇向她求计,估计只能大眼瞪小眼,拿不出什么有效的策略。

但现在不同了,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还当过皇帝。

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道:“父皇,儿臣想着,各地主官若能每年考察、选取民间俊才,举荐到朝廷,再由朝廷经过考核任官,便给黔首一个念想,也不致遗贤于乡野。”

这是刘邦首创、刘彻确立的察举制,介于世卿世禄制和科举制之间,在华夏盛行了三百多年,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001:“呵,宿主大人又抄汉朝的创意!”

七杀:“错,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秦朝若不亡,察举制肯定会出现。”

001自顾自道:“既然都是抄,为啥不抄隋唐的科举制?难道科举制不比察举制先进?”

七杀:“走快了,容易摔跤。”

001:“什么意思嘛?”

七杀嫌它烦,懒得解释,识海里化幻出巨手,提着它丢进小黑屋。

实行科举制有一个前提条件,民间识字率相对较高。

此时的秦朝,能写自己名字就算文化人了。

怎么科考?

强行实施,考中的也只会是高门大户的子弟,根本起不到为普通百姓打开一条上升通道的目的。

虽然赵胜发明纸张,降低了读书识字的成本,但知识依然被少数既得利益者垄断。

而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干过一件事,焚书。

焚的什么书呢?

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除了朝廷任命的博士官,私人不允许收藏《诗经》、《尚书》、《论语》等。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倒是可以保存。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秦始皇焚书,的确造成了很大的文化损失,但站在他的角度,焚书有利于统治。

不管怎样,这书一焚,就更打击了民间求学的积极性。

想要达到可以开科举的程度,还要发展很多年,秦始皇大概等不到了。

但没关系,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就让察举制开这个头吧。

秦始皇细思七女儿所言,